東北網2月25日訊(記者 李倩)記者從25日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過去五年,黑龍江省搶抓機遇、強勁出擊、攻堅克難,“三農”工作成效顯著,屢創佳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各級黨委和政府周密部署、紮實推進,農業系統和涉農部門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廣大農民群眾和農場林場職工艱苦努力、辛勤勞動,我省農業發展形勢最好、農村面貌變化最大、是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是農民群眾心情最舒暢、黨群乾群關系最融洽、農村社會最和諧的時期之一。
水稻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東北網記者 李倩 攝
哈爾濱民主鄉已收割的水稻。東北網記者 李倩 攝
大型現代農機加快秋收進度。東北網記者 李倩 攝
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田間綜合機械化九成以上
全省大力推進水利化建設,一大批水利工程順利完工,五年來新增旱田節水灌溉面積1400萬畝,防旱抗旱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生產正在實現由靠天豐收向依靠水利調節促進豐收轉變。農機裝備顯著增強。積極發展壯大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2012年農機裝備制造業重點項目實際投資24.9億元,位居十大產業之首。
五年來,全省組建千萬元以上的現代農機合作社797個,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1.2%,比2007年提高16.1%,機耕、機播和綜合機械化程度繼續保持全國第一,農業生產正在實現由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轉變。
科技水平明顯提昇,牢固樹立農產品競爭既是產量競爭更是品種質量競爭的觀念,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快先進技術的集成組裝與推廣,農業生產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2012年全省五大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7億畝,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由2007年的95%提高到98%以上,農業增產正在實現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轉變。
五年來,緊緊圍繞保護好我省得天獨厚的黑土資源和綠水青山,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全省森林覆被率達到47%,比2007年提高1.6個百分點。大力開展耕地培肥建設,積極推廣深松整地和秸稈還田,土壤理化性狀明顯改善。全省每年深松整地都突破5000萬畝,旱田基本實現三年深松一遍。
克山縣河南鄉仁發農機合作社社員楊樹春高興地領取2012年的分紅。(資料圖)
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
全省大力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2012年全省糧食總產超過1152億斤,比2007年增加495億斤以上,奪得了糧食總產、商品量、年調出量、人均產量四項全國第一,成為國家可靠的戰略大糧倉。
蔬菜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實施蔬菜設施小區建設獎補政策,引導農民加大溫室、大棚、儲窖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2012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668.1萬畝,蔬菜總產1740萬噸,分別比2007年增長20.5%和23.2%。畜牧大省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啟動實施了奶牛和生豬“雙千萬”戰略規劃,畜牧產業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步伐加快,2012年全省畜牧業產值實現1306億元,比2007年增長1.23倍。肉、蛋、奶產量達到374萬噸、120萬噸和857萬噸,分別比2007年增長59.7%、26.6%和79.1%。乾乳制品和奶粉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綠色食品產業不斷壯大。深入實施“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發展戰略,著力在做大基地規模、培育大型龍頭企業等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發展到6720萬畝,綠色食品加工總量達到3150萬噸,分別比2007年增長153%和106%。我省綠色食品基地面積、產品總量和經濟總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全國人民享用的綠色食品有1/6是我省生產的。
勞務產業發展迅猛。深入實施陽光工程培訓計劃和勞務收入倍增計劃,不斷擴張勞務對接平臺輻射面。2012年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53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75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0.8%和1.2倍。2012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603.9元,比上年增長13.3%,比2007年翻了一番,實現“九連快”,結束了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局面。
農機合作社內的各種農機。(資料圖)
農村改革日益深化農民專業合作社29098個
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幅提高,組織全省合作社依法完善章程、健全財務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大力宣傳和推廣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經驗,把國家投入量化到成員,吸引農民帶地入社,提高了合作社建設水平。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9098個,入社成員28.5萬戶,帶動農民120萬戶,分別是2007年的69.7倍、14.3倍和263.2倍。
土地規模經營態勢良好。采取完善服務體系、搭建合作平臺、加大扶持力度和實施典型引帶等措施,引導農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發展到4446萬畝,比2007年增長73.7%。
金融改革穩健推進。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持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穩步發展,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6家,成為我省農村金融體系的生力軍。積極支持“三農”保險發展,研究完善了我省“三農”保險推進機制。
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發林權證面積1727萬畝,佔集體林面積的95.6%。充分發揮墾區帶動作用,推進66個縣(市)與墾區105個農場在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建。
北安玉米豐收。(資料圖)
農村民生不斷改善通村公路建設6.28萬公裡
農村基礎設施顯著加強。大力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農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五年來,全省共完成通村公路建設6.28萬公裡,是建國至2007年建設總量的3倍。
全省共改造泥草房135.87萬戶,泥草房比2007年減少85.1%。建設大中型能源項目342個,受益農民33.6萬多人。全省解決了55%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農村公共服務日益完善。全省農村中小學學雜費全部免除,中小學生全面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35%。全省文化信息共享基層服務點、文化休閑廣場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全省農村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面鋪開。
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扶持144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農村社會更加和諧。以深入開展“創業創新創優”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省有4837個村黨支部被評為“五個好”黨組織。
全省鄉村全部實行了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有效保障了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村民一事一議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星級文明戶創評面達到87%。農村基層人民調解工作不斷強化,群眾性事件發生率大幅下降。全面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活動,構建嚴密防控體系,維持了良好的社會秩序,農村各類刑事案件發生率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