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訊(記者 王蕊 侯巍)國考公務員面試在即,為更好幫助考生應對面試,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公教育集團面試研究院長、公務員考試輔導專家劉彥,就如何從容應對面試問題為考生進行考前指導。
面試誤區:把面試當成答題
國考面試一大誤區是考生將面試當成答題。就是考生將注意力集中在答題本身上,而忽略了對自身的關注,特點是對面試理解不到位、自信度不強和過分緊張。
考官往往會看重臨場發揮,更注重的是看你是什麼樣的人纔,適合什麼樣的崗位。這時候就需要考生建立自信心,並且面試沒有標准答案。如果考生不夠相信自己,表現的就不夠自信,回答問題也不夠自如,總擔心答案是否正確,而忽略了自身對這道題的反應。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又怎麼能相信你。所以,考生要相信自己,要看到自身的優點,提昇自信心。比如說,有一些考生總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以往也沒有成功案例。其實不然,其實考生完全可以忽略這一點,要相信既然能通過筆試就足以證明十分優秀了,面試環節拼的就是信心,盡管實力有區別,但信心不能差。
保持良好心態從容應對面試
面試過程中,有一些考生會出現緊張,甚至是語無倫次的現象,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場景,模擬面試少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太看重考試結果。可以通過親人,朋友組成摸擬團模擬特定環境,多多練習。
動機的強弱直接影響的工作效率。如取勝的動機太強、急於求成,會產生焦慮和緊張,乾擾記憶和思維活動的順利進行,使學習效率降低。考試中“怯場”、“大腦一片空白”、“思維短路”、“無話可說”等現象主要是由動機過強造成的。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動機水平。也就是說,正確看待自己要爭取的這個公務員崗位,擺正心態,認真思考報考公務員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夠走上公務員崗位,自然感到欣慰;同時,必須認清楚,福利待遇、工作穩定等因素不是考公務員的首要目的。另外,公務員只是擇業選擇之一,即使最後沒有走上公務員崗位,也是很正常的,還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各行各業都湧現出傑出人物,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很多,同樣可以在其他行業建功立業。把自己的求職動機水平保持適度狀態,放下思想包袱,沒什麼大不了的。在這種狀態下,輕裝上陣,反而會發揮出正常水平,甚至超常發揮,展現自己的全面素質。
專業專項成為考官重要標准
考生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展現自我的過程,一些考官在意與考生的交流看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而不希望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套路性答題的特點是語言僵化,缺少溝通,把面試當成純粹的答題,而不是當成一種交流。考生要針對具體內容回答問題,個性化的回答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在專業專項面試題回答上。
專業專項是面試中的一個重要考察標准,旨在從部門工作實際出發,結合部門特點和精神實質,全方位考察考生的思維方式、能力結構、工作習慣、性格特點、應激反應等是否與所報考的部門精准匹配。為了實現這種有效選拔,部門進行獨立命題,並且由部門領導組成考官主體,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分細則,可以說對於大多數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時候就要考驗考生的應辨能力,考生回答時要有非常明確的部門針對性,不能泛泛而談。
在專業專項面試時代,試題的情景設置往往是首先給考生一個大部門的角色設定,讓考生能夠有針對性作答,但是模糊掉具體職位,避免考生過於關注細節流於瑣碎。總體來說,國考筆試和面試都是一種潛能考試,考察的是考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因此,考生並不用太擔心自己不了解部門工作的具體細節而對考試有太大影響,也不用在復習時將過多精力投入到這方面,基本能力的訓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