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訊 記者2月28日從綏化市水務局獲悉,備受關注的綏化市區水源地工程——紅興水庫防滲漏工程已於近期啟動。
據悉,目前投資方綏化市匯聚投資有限公司施工前准備工作基本就緒。2萬平方米料場、臨建7000平方米施工用房和10公裡運送物料道路,以及備足5萬立方米砂石等施工前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中。預計今年開春以後,紅興水庫防滲漏工程將全面啟動,工程計劃經過兩個純施工期完成。屆時,歷經50多年,綏化城區幾代人用上優質地表水的夢想將得以實現。
近年來,紅興水庫水源地建設一直被市委、市政府視為提供和改善城市用水質量的最大民生工程,列在市政建設第一位。目前,城區日供水量6萬立方米,年供水量2000萬立方米以上。現階段,城市用水完全依靠開采地下水維持,地下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隨著城市工業快速發展、城區不斷擴張和人口逐步增加,水資源匱乏問題日益凸顯。
據介紹,紅興水庫始建於上個世紀50年代,由於多種原因,工程兩度下馬。直至1999年9月,經黑龍江省計委批准,完善各項程序後,紅興水庫又重新開工建設。經過近兩年建設,完成項目總投資36219萬元。庫區總佔地面積1496公頃,設計庫容4600萬立方米。按照當時國家和省裡頒發的征用農民土地補償規定,綏化市政府制定下發文件確定了征地農戶認可的土地補償標准。2001年6月,紅興水庫獲得了庫區土地使用證。2003年6月,涉及兩個村農民應得的征地補償金全部發放到農民手中,兩個村集體應得的征地補償金4016萬元也於2011年4月足額發放完畢。目前,庫區土地已成為國有土地,土地的綜合開發利用將在規劃、環保、水利、土地及發改委等部門的嚴格審批和監管下運行。
2004年8月,按照設計內容完成的紅興水庫工程試蓄水發現水庫壩基滲漏,無法正常蓄水。綏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協調設計單位黑龍江省水利設計院投入足夠技術力量,4次對紅興水庫地質情況重新進行物探和勘察,省水利廳和省發改委多次組織專家對防滲方案進行論證,最終確定采取塑性混凝土立體防滲技術。
由於防滲工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加之撤地建市不久,市本級財力極為有限,綏化市委、市政府從2006年起就著手考慮采取招商引資的方式進行防滲工程建設。在此期間,多家投資商分別提出不同的投資設想。經過積極努力,2012年6月,綏化市政府與綏化市匯聚投資有限公司就紅興水庫防滲工程建設和庫區運營管理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合作期限60年,由綏化市匯聚投資有限公司全額投資完成水庫防滲工程建設,按照庫區總體規劃設計完成水源地環境保護帶建設,並如期實現向綏化城區年供水1500萬至4300萬立方米目標。在合作期間由匯聚投資有限公司負責紅興水庫運營管理,在相關部門嚴格審批監管、確保水源地環境標准和質量技術要求前提下,匯聚投資有限公司可在庫區內自采、自用和自銷砂石,可以劃出部分土地搞生態旅游開發。這種合作方式,既緩解了投資方的資金壓力,又能確保建設質量標准,探索出了一條民營資本建設經營水利以及城市公益設施,政府不投資、少投資興辦惠民工程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