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孕26周男嬰奇跡存活 專家:打破醫學極限 國內罕見
2013-03-04 08:31:45 來源:生活報  作者:何興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4日訊 2日,一個腦袋只有鵝蛋大小、手臂只有成人手指粗細的“袖珍”嬰兒奇跡般地在雞西市婦幼保健院出生並存活。哈市32歲的張秀娜女士在兩次習慣性流產後,第三次懷孕26周多(6個月零5天)時順產生下了這名重約1000克的男嬰,一家人喜極而泣。據我省醫療專家介紹,突破28周最低成活極限出生的嬰兒是一個奇跡!

生下來纔兩斤重的男嬰

  32歲產婦流產兩次 再懷孕又瀕流產

  “兩次懷孕孩子都流產了,結婚多年了,我們夫妻非常想要個孩子。可沒想到,第三次懷孕依然羊水早破,面臨流產危險。”在雞西市婦幼保健院,張秀娜的丈夫賈先生向記者介紹,妻子張秀娜是哈市人,目前在雞西工作,因體內血糖含量異常,曾兩次流產,被醫生診斷為習慣性流產。沒想到第三次懷孕後,在保胎到第26周零2天(6個月)的時候,羊水突然又破了。2月26日,張秀娜入住雞西市婦幼保健院,醫生初步診斷為胎膜早破,胎兒幾乎不可能存活。

  母愛產生奇跡 “袖珍”嬰兒存活

  “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們一家都陷入了絕望。”賈先生說,“孫藝娟副院長來給我們打氣,她說我妻子現在要堅定信念把孩子生下來。也許是母親的天性,妻子對我說,她不能讓孩子沒看到這個世界就這樣離開,只要孩子在體內多留一段時間,生存下來的機會就增加一分!”在張秀娜的努力下,居然整整“保胎”五天。“幸好我們都堅持下來了。”賈先生欣慰地說,那五天她動都不敢動,甚至每次上廁所後都要仔細消毒,怕只要有一點細菌就有感染的危險,那麼孩子就保不住了。

  2日10時,寶寶出生了,此時羊水深度僅剩1.6厘米。孫藝娟副院長與院技術骨乾從接生到搶救嬰兒,三天三夜沒合眼,目前嬰兒渡過了呼吸困難的大關,各項生命指標正常,母子平安。孫藝娟告訴記者:“孕婦的堅持、家人的支持、院方的鼓勵和全方位的准備,這就是創造奇跡的基礎。”

  專家:“袖珍”嬰兒打破28周成活極限

  “孕期28周是生育存活界限,偉大的母愛打破了它!”孕期不足27周、體重僅僅只有1000克的“袖珍”嬰兒的順利出生並存活,讓我省醫療專家們感到驚訝。“嬰兒能活下來,就是一個奇跡!”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專家稱,正常的預產期是40周,懷孕28周是一個分水嶺,這是成活最低限。不到28周的在醫學上屬於“廢棄兒”,存活幾率極低。這名孕期不滿27周的“袖珍”嬰兒打破了醫學極限,比足月兒整整提前了三個多月時間出生,在我國醫療界也屬罕見。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