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三八節』臨近 牡丹江市女性商品受熱捧
2013-03-06 09:45:52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秦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6日訊 “三八節”日益臨近,商家積極發掘“她經濟”,將“三八婦女節”改成“三八女人節”、“三月女人月”,並推出了“魅力女人節”、“貼心女人節”等優惠活動。記者走訪發現,商家幾乎都將宣傳標語中的“婦女”二字改成了“女人”,一字之差,卻契合了一些女性的心理,受到了不少女性的熱捧。

   “女人節”遍地開花

  在某商場一樓,“女人節內衣特賣會”吸引了不少女性顧客。正在購物的牛女士表示,能夠買到打折的商品很開心,加上商家把”婦女節“改稱“女人節”,她的內心很容易接受,以往叫“婦女節”確實顯得太老土了。該商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婦女節”改叫“女人節”是一種潮流,因為很多年輕女性不喜歡“婦女”這種叫法,改稱“女人節”可滿足更多女性顧客的喜好,從而拉動更多的消費需求。而對於上了年紀的女性來說,節日名稱叫什麼並不重要,“買東西還得看商店打的折扣夠不夠多。”正在購物的曹阿姨說。

  網上商城方面,各式的“女人節”更是鋪天蓋地。女裝、女鞋、首飾、包包,美容護膚彩妝等女性商品,佔全部商品的半壁江山。

   “女人”稱呼受青睞

  劉女士表示“三八婦女節”這個稱呼讓人聽了實在不舒服。跟隨母親逛街的17歲女孩小王告訴記者:“婦女以前意味著‘良家’,現在意味著‘大媽、土氣’”,小王和很多女同學都認為“婦女節”不如“女人節”聽起來順耳,“女人節”可以讓她們安心接受節日禮物。

  記者隨機調查的幾十名女性中,80%的人不喜歡“三八婦女節”的稱法。某高校的多名女生都說她們不過“婦女節”,在她們看來,“婦女節”應該是已婚女子的節日,女生過這個節感覺很別扭。幾十年來專事研究中國諺語的朱介凡先生所著《臺灣禮俗之特彩》一文中稱:俗謂素性生硬,做事乖張,曰“三八”。如今在我們身邊常聽到的“三八”也多指女人舉止輕浮,做事魯莽、瘋瘋癲癲、不夠穩重。

   節日的意義不能忘

  針對記者調查到的情況,市婦聯副主席劉沛麗說,“婦女節”已經超過“百歲”,“三八婦女節”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當初設定為世界各國婦女爭取自由、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規定3月8日為婦女節。

  她說,一些商家利用“三八婦女節”商機,促銷產品的行為無可厚非,但如果引導大眾將這個節日等同於購物節或女性商業節之類,就歪曲了節日本身的意義。紀念“三八婦女節”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全社會對女性的關注和重視,實現和紀念男女平等,促進各項婦女事業的發展,讓婦女的權益得到保障。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