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03月07日訊 從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至今的5年時間裡,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增長了56倍。高速發展的背後是黑河市工商部門的高效服務。
多年來,全市工商系統通過開闢綠色通道,加強行政指導,搭建服務平臺,優化發展環境等多項舉措,積極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截至2012年12月,全市累計注冊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1681戶,出資總額55.7億元,成員總數達2.09萬人。國家級示范社10個,省星級示范社56個,進入省寒地黑土“千社千品”工程90個。
充分發揮工商行政指導職能,助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主動與各鄉鎮溝通,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絡站,發放宣傳資料,鼓勵農民朋友和農村經濟組織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各級工商部門舉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培訓班,通過媒體定期播報《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對有意向辦理農民合作社的農戶,工商部門深入農戶進行現場指導。
借助工商登記注冊職能,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全市各級登記部門普遍設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綠色通道,在幫助農民朋友登記中積極推行一次性告知、登記預約上門服務等制度,積極為申辦者提供政策法律諮詢,免費為其提供章程示范文本,指導填報有關表格、制定有關申請文件,嚴格落實免收登記費的有關規定。
發揮工商消保維權職能,維護農民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法權益。深入開展12315網絡進村鎮、進市場、進商家活動。把好農資經營主體資格、農資商品准入關,確保廣大農民群眾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采購優質、低價的農資產品;嚴厲查處向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利用虛假信息誘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合同、侵犯農民專業合作社商標專用權等違法行為,對合作社維權案件進行優先處理。
開展全民創業活動,搭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銷售平臺。充分利用工商部門的信息技術優勢和廣告監管職能,聯合相關部門,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自己的網站或借助其他網站平臺開展網絡營銷,擴大產品銷售渠道,搭建社員之間、合作社與外界之間信息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