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春運車票陷『圍城效應』 購票方式多依然票難求(高清大圖)
2013-03-07 11:02:3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節永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7日訊 “網上購票的人因為線路擁堵想到窗口碰運氣;窗口購票的人又因為網絡能夠打出兩天的提前量試圖轉戰網絡”,今年春運,不少人陷入了———

  為期40天的2013年鐵路春運將於本月6日落幕。雖然今年春運鐵道部門將網絡、電話購票預售期由12天延長至20天,但“一票難求”、“運力不足”仍然成為今年春運期間被提及最多的高頻詞匯。“網上購票的人因為線路擁堵想到窗口碰運氣;窗口購票的人又因為網絡能夠打出兩天的提前量試圖轉戰網絡”,今年春運,不少人都陷入了這種“圍城效應”。

  鐵路部門設置自助取票機,方便網絡購票成功後取票的乘客。本報資料片

  現狀購票方式多依然票難求

  今年春運,鐵路部門將電話、互聯網車票預售期調整為提前20天,普通窗口車票預售期提前18天,很多乘客都將目光投向電話、網絡購票這一“陣地”。今年春運首日,哈爾濱火車站每個售票窗口前僅有七八名乘客排隊購票。這與去年同期每個售票窗口前20人左右購票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網絡雖然打出了“提前量”,不少乘客網絡購票卻還波折連連。

  2月16日一早,市民小劉便早早起床網購3月7日到廣州的車票。登錄網站時還有餘票,但20多秒後填好相關信息再看,“一張票都不剩了”。

  和小劉一樣,市民李先生網上預訂車票也受挫了——2月2日,他在網上購買哈爾濱到天津的硬臥車票,開始還算順利,但是幾分鍾後網站卻顯示“出票失敗沒有足夠的票”,李先生重新預訂多次均未成功。只好撥打95105105訂票電話,“當時電話很通暢,但到了最後還是被告知‘所需要的車票已售完’。當時恨不得馬上去車站窗口試試運氣。”李先生說。


 

  出路解決“買票難”期待“組合拳”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高鐵專家王夢恕看來,春運車票“一票難求”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客流過於集中。“在同條線路上,我們的運能起碼是國外兩到三倍,但在這麼短短的7天假期,即使把所有的火車都調出來運送旅客也不夠。”

  而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則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春運“買票難”正是我國大規模人口流動的必然結果。趙堅說,春節期間“候鳥式”遷徙的背後,是地方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體現,“因此,盡快縮小地區經濟差距,減少春節間的巨大遷徙量,也是解決‘購票難’的另一方式”。

  鐵路部門一名業內人士則表示,相關部門應整合現有運力,繼續提昇運力空間。“中國交通運力大體上能滿足旅客的需求,關鍵是怎樣科學整合好現有運力”。他說,相關部門應對乘客春節回家的方式進行有效分流,繼續提昇運力空間。“如在加緊高鐵建設的同時,也要把公路、民航、船舶的潛力發揮出來,形成春運‘組合拳’,擴大旅客選擇餘地”。

  分析網絡還是窗口購票陷入“圍城”

  數據顯示,1月16日,12306網站售票量達285.5萬張,當天網上支付佔全鐵路客票發售總量的比重接近40%。而去年整個春運期間,互聯網售票比重最高值也僅為20%。

  可以看出,乘客已逐漸將互聯網作為購票的主要渠道。但李先生、小劉的遭遇,卻也再次說明這種“高科技”的購票方式,同樣不能完全滿足乘客的購票需求。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對著電腦嘆息的同時,很多在車站購票窗口買票的乘客也正面臨著車票已經被互聯網購票乘客“捷足先得”的困境,而窗購中的許多人,也有上網買票的“夢想”。

  一方面,一些緊俏線路車票放票後,幾分鍾甚至幾十秒內就會被網上預訂一空。兩天後,乘客即便第一個在窗口購票,也很可能空手而回;另一方面,網絡擁堵很可能使乘客錯失購票良機……本地一位社科專家指出,“網上購票的人因為線路擁堵想到窗口試試運氣;窗口購票的人又因為網絡能夠打出兩天的提前量想轉戰網絡,今年春運,不少人都陷入了“圍城效應”。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