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 目前,在哈市送子車市場遭遇困境之時,齊齊哈爾市針對送子車管理,采取政府出資、租用服務、公司運營、依托公交、個體運營等多種模式,形成了政府、公司和個體三種經營形式共存的送子車運作模式,確保送子車連續4年安全無事故。

據齊齊哈爾市政府安全生產巡查組工作人員介紹,齊齊哈爾市現有中小學生(含在園幼兒)55萬人,其中有近5萬名學生需要乘送子車。自2009年以來,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累計投入800萬元用於20輛大型校車的購置和運營費用,有近200名教師服務於校車,2371名學生免費乘車;昂溪區采取“民辦公助”方式,每年撥專款85萬元由教育部門租用中通公司13輛公交車,免費接送804名學生上下學;泰來縣采取社會融資辦法,新購進18臺標准專職校車,同時引進北方客運公司18臺兼營校車,開通了38條接送學生線路,使60%的農村學生受益,縣政府每年投入200萬元對校車進行差額補貼。
有關部門為校車經營者審批短途運營線路,保證校車經營者利益不受損失,並且不與運送學生時間發生衝突。學校與家長、家長與送子車主分別簽訂乘車安全責任書,落實責任歸屬,保證學生乘車安全。建立學生乘車檔案,內容包括車輛、駕駛員、行車路線、乘車學生及其家長等詳細信息,每個學校都形成了教師、司機和家長的聯系網絡。乘車學生要每天進行交接手續登記,小學3年級以下的學生集中乘車,要求至少有一名隨車照管教師,分批接送學生的,學校要派專人看護剩餘學生。
“三優一免”模式保證了校車的優先權:校車在途經路線上優先通行;校車經過的道路優先維修;校車經過的道路、橋梁垃圾、冰雪優先清理;交警、交通部門免費對校車駕駛員安全培訓,定期對校車車輛、司乘人員進行檢查。
“定車位、定路線、定人員、定座位”的“四定”管理模式對送子車進行有力約束,並嚴格控制了車輛行駛速度。具有營運手續的接送學生車輛,強制上繳承運人責任險,發生事故每座保險理賠金額可達到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