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1700年前發生7級強震 將松花江流向震成『S』形(高清大圖)
2013-03-08 09:26:3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原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8日訊 我國境內全長超2300公裡,縱穿我國湖北、山東、東北三省直入俄羅斯,在我省內長度520公裡,其中哈爾濱310公裡,經過五常、延壽、方正、尚志和依蘭等地區,影響波及1400萬人口。專家現場考察地——通河縣南樓村距市區超過400公裡。

地震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土壤出現在同一平面,導致顏色、成分均不同。

  近日,我省召開的防震減災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上發布了這樣一條信息:1700年前,我省在通河方正一帶曾發生過7級以上的強震。經過千年的變遷,省地震局的專家是如何發現了地震的蛛絲馬跡,又經怎樣通過現場測定確定了這次古地震的時間和震級呢?參與此次考察的省地震局工程師餘中元向記者講述了整個過程。


 

  松花江“變形”鎖定斷裂帶

  郯廬斷裂帶經過我省的部分被取名為“依蘭—依舒”斷裂帶,在通河縣附近穿過。此前,因地震部門技術有限,地表又被城市發展建設覆蓋,很難判斷出斷裂帶的准確位置。

  2010年,地震研究人員查看我省衛星遙感雲圖時,發現在通河至方正段有長約70公裡、寬20公裡至30公裡的地表地貌陡坎(俗稱地面錯層),周邊多處“水泡”沿直線分布,同時松花江在通河段原本應為“一”型流淌的江水在不知名力的作用下呈現了反“S”型,此力絕非人類一般生產生活可造成。

  專家分析認為,周邊種種不尋常的跡象似乎都指向了一個答案:此錯層可能就是神秘的“依蘭—依舒”斷裂帶准確位置,且發生過地震。若判斷正確,將改寫我省古地震研究工作的歷史。

  帶著疑問,我省地震局會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專家趕往現場進行實地考察。

  最“年輕”土壤1730歲

  按照衛星圖抵達通河縣南樓村後,專家在一片莊稼地中找到了這條“大錯層”。“這裡的土地較好保持了歷史原貌,給我們的考察提供了一些便利。”餘中元說,現場錯層在1米至2米之間,足有一人高,若此錯層由地震導致,地下地層也會破裂出現不對稱。

  為求證,專家組在此挖出一個7米長、4米深的探槽。果然,探槽底部同一水平面的土層顏色和成分均不同,即地層層位錯亂,正是震後的表現。依據破裂的長度及錯位程度,專家估算此處應發生過7.5級左右的強震。而此前,我省曾發生過最大的歷史震級為6級,於1942年發於生綏化地區。

  究竟這次強震發生在何時?為得到此次地震的准確年份,研究人員將探槽中取得的土層樣品寄至美國Beta實驗室進行古地震年齡測試,得到回復:最新活動的土壤已有1730歲(前後或有30年誤差)。

  通河方正抗震設防等級或提昇

  這一發現可謂“一箭雙雕”,不僅確定了此斷裂帶的具體位置,也成為我省古地震研究的突破,改變了人們對郯廬斷裂帶龍江段已“死”的老認識。餘中元表示,針對這一發現,在《第五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中,通河與方正抗震設防等級有可能從6度提昇至8度,意味著日後兩地的新建工程要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此斷裂帶通河段已“沈睡”近兩千年,目前我省地震研究人員及中國地震局的相關專家正對此斷裂帶的五常、尚志等地進行實地野外勘測,進行綜合的強震復發周期研究和潛在危險性分析,該工作預計3年內基本完成。

  郯廬斷裂帶

  我國境內全長超2300公裡,縱穿我國湖北、山東、東北三省直入俄羅斯,在我省內長度520公裡,其中哈爾濱310公裡,經過五常、延壽、方正、尚志和依蘭等地區,影響波及1400萬人口。專家現場考察地——通河縣南樓村距市區超過400公裡。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