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8日訊(記者 印蕾)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男女平等話題受到關注。一份來自黑龍江省婦聯權益部、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近年來,黑龍江省離婚率逐年上昇,由此帶來的婦女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現象不容忽視。本網記者邀請法律專家對報告的有關內容和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等問題進行了剖析。
法律專家為女性維權提供諮詢。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離婚率不斷上昇 協議離婚成主要離婚方式
報告顯示,1985年,黑龍江省離婚率為1.15‰,1990年上昇為1.55‰,五年期間上昇了0.5個千分點;隨後仍持續上昇,到了1995年為2.00‰,增速和上一個五年基本持平;1995年到1997年間,離婚率增速放緩;1998年到2003年間,離婚率保持相對穩定,在2.00‰上下浮動;從2004年開始,黑龍江省的離婚率快速上昇,2011年已經達到3.95‰,是1985年的三倍還多。
從數據上看出,1985年法院協議/判決離婚佔到了總離婚對數的絕大多數(76.63%),超過3/4,登記離婚所佔的比例僅為23.37%。從1998年開始,法院協議判決離婚的比例開始逐年下降,登記離婚比例佔到了大多數(52.98%)。到了2011年,法院協議判決離婚的比例僅為23.31%,准予登記離婚的比例則為76.69%,超過3/4。婚姻當事人越來越傾向於選擇登記方式離婚。
離婚原因折射婚戀觀念變化 “假離婚”現象值得關注
報告對離婚原因進行分析後認為,家庭責任感淡化、婚戀觀念變化、家庭經濟困難、婚外情因素、草率結婚和政策性離婚是離婚的主要原因,其中,婚戀觀念變化和“假離婚”現象尤為值得關注。
報告認為,隨著社會發展,以往“離婚沒好人,好人不離婚”以及“從一而終”的傳統婚戀觀念已經被追求情投意合,平等自由而代替。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婚姻質量、感情需求和愛情期望也有所上昇,現代人更重視生活的幸福度,更關注個人的感受,更強調感情的融合,志趣的相投,夫妻間的交流等精神生活上昇到首要需求,已經不再滿足於高穩定、低質量的“維持”式婚姻。社會對於離婚寬容度也大為增加,不會因為離婚影響當事人的自我發展,這些都導致家庭發生矛盾時當事人選擇離婚的後果發生。
近年來,政策性離婚導致離婚率大幅攀昇。目前,黑龍江省部分補貼和福利政策是以“家庭戶”為單位,如職工熱費補貼政策、低保政策、貨幣化分房補貼政策、首套住房利率優惠政策、房產買賣契稅、房產限購政策等。不少婚姻當事人選擇通過“假離婚”的手段,得到這些政策帶來的福利。
以職工熱費補貼政策為例,黑龍江省絕大多數市地的熱費補貼以戶為單位發放。一戶多職工的,按職務高者確定,不得重復發放,享受補貼的職工需出具家庭其他成員未領取熱費補貼的證明。因此,夫妻雙方為了在各自單位都享受到可觀的熱費補貼,選擇到民政局辦理協議離婚。近年來,夫妻雙方工作在機關、事業單位的,離婚數量明顯增加。部分企事業單位因財政困難等各種原因,還是按照傳統的“報男不報女”政策來執行,致使哈爾濱市道外區出現中小學女教師為報銷供熱費而“集體離婚”的現象。
近年來,房價不斷上漲,房產已成為部分家庭投資的主要產品。隨著房產限購政策、首套住房利率優惠政策和房產買賣契稅等相關政策的出臺,“離婚”成為部分家庭為購房而作出的選擇。很多當事人為了規避房產限購政策,將所有房產過戶到一人名下,辦理離婚手續後,另一方還可再次購買房產。同時,還可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優惠政策。相關政策還規定,首套住房按照0.5%收取買賣契稅,二套住房按照1%收取契稅。夫妻離婚後,一方以無房名義購房,可享受首套房買賣契稅的地稅率優惠。由於“認戶不認人”,2010年,受到房產政策的影響,特別是二套住房的貸款利率的上調,登記離婚出現了“井噴”現象。
離婚導致婦女合法權益遭受侵害 多措並舉助婦女維權建和諧家庭
報告顯示,離婚導致婦女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現象仍大量存在。生活中,女性承擔了更多的家務勞動、撫養未成年子女和贍養老人的義務,因而延誤了個人的發展,為家庭資本的累積貢獻巨大,一旦感情發生破裂,這種非物質性的投入根本無法計算和衡量,卻可能會處於沒有立足之地、分不到實業經營權、固定財產的窘境之中,而且很難得到離婚經濟幫助。
報告顯示,在房產分割中,歸男方的較多。登記協議離婚案件中歸男方所有的是女方的1.3倍,法院協議分割中歸男方所有的比例高於女方0.7個百分點。實業經營權的分割中,歸男方的較多。登記協議分割中歸男方所有的是女方的1.5倍,法院協議分割中歸男方所有的是女方的5.5倍。固定財產的分割中,歸男方的相對較多。登記協議中歸男方所有的是女方的1.2倍,法院協議分割中歸男方所有是女方的1.4倍。在家庭存款協議中,歸男方的較多。男方所有是女方的2.2倍,在協議離婚中,大多數婦女得不到經濟幫助,僅有4.5%的男方會給女方一次性經濟幫助,0.5%的會按月支付;在法院協議中,7.7%的男方會給女方一次性經濟幫助,1.0%的會按月支付。
長期參與婦聯組織法律維權諮詢活動的,黑龍江藍馳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劉文衛告訴記者,許多離婚案件中,女性為追求幸福的婚姻和充實的精神生活,體現出的個性解放和對高質量婚姻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但離婚後婦女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現象仍然不容忽視。要充分保護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權益,女性自身也應該提高維權意識。例如,如果夫妻雙方因女方遭家庭暴力而離婚,女方就應注意收集證據,特別是當家庭暴力發生時,要果斷報警,請警方取筆錄,將證據固定下來,更能幫助女方在離婚時得到損害賠償。廣大女性還應對《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及我省實施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了解,熟知法律可以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保障女性的財產權益不受到侵害。同時,婦聯組織和有關部門應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普及法律知識。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正面引導夫妻創建和諧家庭、平安家庭。依托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司法所等基層組織從源頭預防和減少家庭矛盾及糾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