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8日訊(記者 李博) 3月8日,國際婦女節,這個紀念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民主、解放而戰斗的日子。而今天,到處充盈著溫暖的關懷,來自愛,更來自尊重。李晶是一名有著海外研學背景的科技工作者,今年43歲,目前就職於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當她的世界變得開闊,如何去看待生活,人們不禁反問。
李晶同美國農業部實驗室同事合影照。
李晶為學生指導。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對於女科技工作者,大多數人認為她們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對待工作狂熱,勇敢且堅韌,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在充滿未知的領域中探索前行。
而當這樣一位女性站在自己面前時,她的端莊與獨特氣質,話語中透出的叡智與堅定,依然讓人充滿好奇。
91年從哈爾濱師范大學本科畢業,攻讀碩士學位,而後順利考到東北農業大學工作。從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在李晶看來這樣的一個過程只是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努力的結果。
“我沒有太遠大的理想,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也只是希望將來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於是很努力的讀書,考到高校成為一名老師”,李晶說的很實在。
“在學校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們需要時刻不斷的充實提高自己,纔能真正為人師。通過學術領域的不斷深入,在科研項目中探索發現,漸漸的我發現其中的美好而樂此不疲”,李晶目前主要從事植物次生代謝的研究,為培育具有抗癌活性的功能蔬菜提供理論依據。

李晶指導農大本科生植物野外實習。
李晶和丹麥哥本哈根環城長跑隊友合影。
而對於這份美好的由來,李晶談到了自己2005年—2008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博士後生活。她說那段經歷尤其讓自己對人生產生了許多新的看法。
遠離親人朋友,初到丹麥,一切似乎都不順利,身處異鄉的孤獨感時刻縈繞著自己。而在開展的科研工作上,經過前期的論證分析開始艱苦的實驗過程,八個月後確是假設和推論完全失敗的重擊,重新回到原點的失落,李晶一度陷入挫敗的陰影中。
李晶告訴記者,她在丹麥的合作導師芭芭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就是這樣,你肯定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痛苦,但是,當你懂得如何面對失敗的時候,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丹麥被稱為世界上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而當李晶看到導師芭芭拉教授56歲還依然參加籃球比賽和自行車拉力賽,生活中的她自由快樂充滿激情;同事62歲的實驗管理員切瑞,尤其喜歡長跑,在參加哥本哈根環城長跑運動時,竟像年輕人一樣跳著迪斯科。李晶感慨地說:“那裡的女性自由無拘束,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意結果,享受其中,以如此的態度和心境,她們生活的很快樂。”
回國後,李晶更加積極放松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先後主持了“歐盟瑪麗居裡國際交流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lant Physiology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獲得了國家教育部霍英東教學成果獎。
對於目前的李晶來說,她認為現在的自己很平靜,能夠坦然的面對成功與失敗,快樂的享受工作和生活。當記者問到“認為什麼樣的女性最美麗”時,李晶自信滿滿的說:“做好自己,並帶給別人幸福與快樂,這樣的女性最美麗!”。

李晶在農大的實驗室內。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李晶作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