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荒寒之美與龍江油畫之創作走向』研討會在哈召開
2013-03-10 20:40: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0日訊 (記者 侯巍) 3月10日,由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主辦的“荒寒之美與龍江油畫之創作走向”研討會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舉行。省市美協領導出席研討會並致辭,省內各地市美協、創作團體、美術院校及相關機構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出席研討會。

“荒寒之美與龍江油畫之創作走向”研討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此次研討會圍繞“荒寒之美與黑龍江流域文化”這一主題,從黑龍江油畫創作水平現狀、創作隊伍情況、學術支橕情況與學術交流及學術推介經驗等會議內容展開討論,並提出了對我省油畫創作的學術發展方向。

油畫《百年樹人》吸引女孩駐足觀看。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研討會上別開生面地展出了在黑龍江生活堅守油畫創作四十多年的知青畫家張仲達、林建群的油畫作品59幅。省油畫藝委會主任林建群教授在會上作了主題發言,他說,荒寒之美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是文人畫審美趣味和基本特質的集中體現,在油畫界還少有人提及。中國古代著名的畫家王維、張璪、蘇軾、范寬、郭熙、馬遠、夏圭等,都是荒寒之美的最求者。在當前的油畫創作中提倡荒寒之美,是龍江流域文化與龍江油畫創作的體現,不只是為了表達黑龍江地域風貌,更是為了針對“富而不貴”、“唯利是圖”的現象,提出“放棄奢華、蓬勃自我、外荒內盛、外寒內熱”的高品位價值觀和精神追求。


學生們觀看畫展。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與會專家展開熱烈的討論,一致認為,黑龍江為中國第三條大河,在世界的河流中排第六位。在黑龍江流域的古代民族中,先後有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族五次入主中原。黑龍江流域獨具特色的漁獵文明、游牧文明、城邦文明及戍邊文化、多民族文化、流人文化、冰雪文化鑄就了其文化藝術的獨特性。黑龍江的油畫家們要秉承本土的文化基因,吸收豐富的外來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沈淀,會形成強大的爆發力和藝術感染力,形成獨異性優勢。黑龍江流域存在著相對獨立的文化圈,這是一條具有世界意義的大河文明,用好這一學術平臺在大美術的框架下,在“文化藝術大發展”的政策支持下,更加自覺地以龍江風土人情為素材創作出一系列的藝術精品,打造“龍江油畫”這一藝術、學術品牌,使之更好地服務社會,也為我省“文化走出去”作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兩名專家在油畫作品前合影。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省油畫藝委會主任林建群告訴記者,此次研討會的目地不僅是為了推出龍江油畫創作的新人,凝聚我省創作隊伍,留住人纔。更重要的是激勵作家恪守龍江油畫創作心態,適應學習化、集體化、市場化和藝術化生存。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