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軍在全市“十項整治”工作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總結表彰會議上強調
提質提效 常抓不懈
推進“十項整治”更加紮實深入開展
東北網3月11日訊 3月8日下午,全市“十項整治”工作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總結表彰會議在市黨政辦公中心召開。會議認真總結了去年“十項整治”工作,表彰獎勵了“十項整治”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對今年“十項整治”工作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憲軍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張憲軍強調,“十項整治”是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一個有效載體,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既事關經濟社會發展,更直接關系改善民生,必須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一年接著一年、持之以恆地抓下去。
韓振軍、張世玉、齊秀娟、郭佔力、王雲鵬、張建偉、鄶曉山等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齊秀娟主持。
張憲軍指出,自2011年開始,全市“十項整治”工作已經連續開展兩年,經過各區縣、各部門特別是城建戰線的組織推動、各類企業的積極參與、乾部群眾的關心支持,整治工作不斷深入,整治成果逐年擴大。特別是2012年,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十項整治”工作實現了新突破。一是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進一步提昇。中心區主要街路樓體立面改造基本完成,新增樓體、鍾塔、水庫大壩等亮化景觀198處,完成城市出入口、街路結點等景觀整治項目18個,實施了石油大道、學府街綠化昇級工程。特別是我市成功晉昇為國家園林城市,實現了城市品牌第一個“國字號”的突破。二是城市路網更加完善。完成了東進街拓寬、大明街改造等6條道路建設工程,公路客運總站建成運營,更新了90臺節能環保公交車和46臺長途客運汽車,收回4路、27路等6條公交線路的經營權,加強了公交車運營管理,繼續加大出租車違規運營整治力度,客運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有較大提昇。三是解決了一批困擾群眾生活的難題。對20個老舊居民小區進行了集中整治,改造了排水系統,硬化了小區道路,綠化了庭院,安裝了路燈,完善了休閑廣場及健身設施,粉刷了樓體外牆並進行了保溫改造,解決了樓頂防水問題,4萬多群眾直接受益。實施了一批供水供熱管網新建和改造項目,解決了一些地方不能全天供水和供熱不達標問題。四是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規模上企業積極參與了廠區礦區環境整治,新植樹木1.7萬棵,改造綠地2.5萬平方米,粉刷牆體3.5萬平方米,新建防塵網184處。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完成倭肯河流域及桃山水庫污染綜合整治項目12項,實施國控污染源治理項目7項、重點減排工程14項。五是農村環境面貌明顯改觀。全市各村屯共栽種花草樹木16.3萬株,修建柵欄4.7萬延米,修葺邊溝6.4萬延米,安裝路燈502基,新建垃圾中轉站、填埋場7個,增設垃圾箱、垃圾點177個。六是城市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城市保潔市場化范圍進一步擴大,環境衛生和冬季清冰雪總體情況較好。堅持開展“文明過馬路、禮讓斑馬線”活動,交管志願者、文明駕駛員評選等活動效果明顯,加大對交通違章行為教育和查處力度,群眾文明出行和交通安全意識繼續提昇,交通秩序穩步好轉。總體看,全市各項整治工作逐漸步入常態化軌道。
張憲軍要求,要認真借鑒過去兩年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提昇“十項整治”工作的成效和水平。要繼續加大城市路網建設和形象整治力度,提昇城市的功能和品位;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整治工作的重點,優先安排解決困擾群眾生產生活的供水、供熱、供電、供氣、出行問題的整治項目;不斷擴大整治工作覆蓋面,推進整治工程由主乾道向次乾道和區街巷道延伸,由主城區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延伸,由規模較大小區向老舊和棄管小區延伸,由重點煤焦企業向非煤和一般企業延伸;以推行“六化一考”為載體,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提高整治成果日常管護水平。
張憲軍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十項整治”工作更加紮實深入開展。通過開展“十項整治”改善城市環境,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群眾對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必須堅定不移,常抓不懈,積極完成全市總體方案安排的各項整治任務。要進一步提高整治工程設計水准和施工質量,嚴格把好規劃設計和施工質量兩道關。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自覺增強大局意識,積極主動配合,切實做到市區聯動、部門協作、統籌推進。要繼續加大對整治工作的宣傳力度,讓群眾看到整治帶來的民生條件改善、城市形象提昇、投資吸引力增強等方面的變化,讓更多的群眾理解支持整治工作,愛護維護整治成果,共同把我們的城市建設得更加秀美、更加宜居。
會上,宣讀了《中共七臺河市委、七臺河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2012年度“十項整治”工作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和《七臺河市2013年開展“十項整治”活動創建“三優”文明城市推進方案》。市園林局等5個單位作了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