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訊 3月7日下午3時許,陽明區五林鎮五星村74歲的老人張秀蘭來到村服務基地,替癱瘓在床的老伴領取殘疾證。當天上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告訴她『殘疾證辦好了有空來取』。在等候工作人員給前面兩個人辦業務的幾分鍾裡,她還讓村黨支部書記袁紹君為她續繳了電費。張秀蘭告訴記者,『我歲數大,有些事情弄不清楚,上下車也不方便,村裡的AB崗制度讓村民可方便了,10分鍾的道兒,別管啥時候來,都有人等著為俺們服務。』
這是五星村村民辦事不撲空的一個縮影。在五星村,因為有了《五星村農村社區AB崗工作制度》,村委會工作人員個個是『多面手』,全村2827人不出村,一次就能辦理多件事情。
應運而生的AB崗制度
2011年5月興建、7月投入使用的五星村社區『三實兩創』服務基地,是在探索農村社區化改革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這是五林鎮第一個農村社區。
籌備成立農村社區期間,以黨支部書記袁紹君、村委會主任喬慶敏為首的村委會琢磨,『咱們農村社區先建起來了,服務水平也得先提起來。』如何為村民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就成了擺在村委會面前的一個課題。
村委會先拓展了服務內容,除以往的黨建、維穩等業務外,還增加了新農合住院報銷、銀行儲蓄貸款、繳納電費電話費、辦理低保和殘疾證等業務,把所有29項業務分門別類劃分為黨建服務、公益服務、維穩服務、代辦服務、市場服務五大模塊。村民不用再往返於村鎮之間,到五星村服務基地就可以直接辦理。
業務多了,工作人員卻沒增加。村委會人少活多,6個人都是本村村民,他們各有分工,除黨支部書記袁紹君外其餘5人各管一攤,經常需要到鎮裡或區裡辦業務、開會,造成服務基地缺位。同時,村民來辦事的時間也不限定在早八晚五、工作日,而且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地,有的村民還在外打工,村民都是得空纔能到服務基地辦事。這就導致村民來辦業務時『撲空』,為了一件事要多跑好幾趟纔能辦成。
『如果服務基地總有人在,可以隨時接待村民辦理各項業務、回答各種問題,村民不就方便了嗎?』
村委會最後商定的結果是『輪流留守』,建立《五星村農村社區AB崗工作制度》。
6人提供29項服務
查找分發殘疾證、通知辦理養老保險……3月7日下午,記者在五星村便民服務中心看到,村黨支部書記袁紹君、村委會主任喬慶敏、大學生崗位人員李梅正在為村民提供各項服務。其中,喬慶敏、李梅分別頂了婦女主任楊兆娟、村會計於國斌的崗位。
村委會主任喬慶敏為記者這樣解釋:《五星村農村社區AB崗工作制度》是根據五星村村委會各崗位職責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特點,實行的兩個崗位之間頂崗或互為備崗的工作制度。其中,A崗是本職工作崗位的主角,承擔主要責任;B崗為A崗的配角,協助或配合A崗做好工作。
根據工作制度,村委會把6名成員分為三個工作組,確定AB崗,A、B崗位人員不能同時請假。而且,盡管每名崗位人員主要負責四五項業務,但『A崗人員不在時,由B崗人員負責』,因此每名工作人員都要把兩個人的八九項業務熟記於心,隨時應對村民前來辦理業務與可能的諮詢。黨支部書記袁紹君負責全面工作,29項業務如數家珍。
自從實行《五星村農村社區AB崗工作制度》,村民到村委會辦事一趟就能解決問題,村委會為村民服務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辦事人員缺位、村民跑冤枉路的問題。最忙的時候,便民服務中心一天接待村民辦理社會養老保險、新農合等各項業務上百件。
村委會6人都是本村人,家家都要種地秋收,『農閑時來辦事的人多,我們全部上崗;農忙時來辦事的人少,我們就輪流,保證至少一個人在崗。』
完善制度帶領村民致富
『二叔,您今年60周歲,養老保險到期可以領錢了。告訴二嬸拿著你的身份證復印件來一趟,核定後就能按月領錢了。』3月7日下午,李梅給村民姚成祥打電話後告訴記者,她是土生土長的五星村人,和姚成祥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村裡人說話都得論輩分有稱呼,『二叔是殘疾人,出門不方便,家裡就得二嬸來。』
『AB崗不耽誤事。』喬慶敏說,AB崗工作制度實行至今,所有工作人員均設立了AB崗,互通業務,為村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仍需要不斷完善和健全。制度只是為村民服務的一種形式,帶領全村人共同富裕纔是最終目標。
眼下,村委會最著急的就是全村幾千萬斤的玉米還沒賣出去。全村有8327畝土地,其中85%以上種的是玉米,去年因為玉米被壓在雨雪裡,賣不上價。『要是賣,價格太低,去年一年白忙活了;要是不賣,現在又到了備春耕時節,種地錢還在玉米裡壓著,沒錢買今年的種子化肥。』喬慶敏向記者分析著形勢,字裡行間透著矛盾與無奈。
『我們也常上網了解糧食市場行情是上揚還是下跌,看看今年有什麼新品種。』五星村的服務項目中,有一項是市場服務,主要通過村委會的電子閱覽室提供政策法規、健康知識、勞動就業、技能技術培訓、市場信息等諮詢服務。『現在天氣轉暖,玉米要是捂了就更賣不上價』,采訪快結束時,喬慶敏再三囑托記者:『你們新聞媒體幫我們說說,讓收糧經濟人到我們村來收苞米,價格別那麼低。』
[記者點評]服務群眾『零缺位』
凡是到機關單位辦過事的人,最煩心的莫過於『撲空』、『白跑』。可以說,辦事吃閉門羹,一方面使老百姓跑了不少冤枉路,心底堆積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不滿;另一方面崗位責任人頻頻離崗,實際上也嚴重影響了基層應有的正面形象。
五星村委會實行的AB崗工作制度,崗位責任人在工作日因開會、辦業務、請假等原因離崗期間,由明確的備崗責任人代替其履行職責,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責任人離崗的問題,也讓老百姓增加了對村委會的信賴程度。
說到底,『AB崗』工作制度的基石是心裡揣著對老百姓的關愛和對崗位的責任,值得學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