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訊 油綠綠的韭菜已到收割時節,滿棚裡透著韭菜的清香。“今年收成好,韭菜棚內批發價每公斤5元錢,10個韭菜棚,一茬就賣4萬餘元。這麼好的收成,還真得太感謝供電所的師傅了。”3月5日10時,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馬橋河鎮幸福村,韭菜種植戶馬連軍感激地告訴筆者。
馬橋河鎮素以生產早春韭菜聞名,該鎮借助於“綏穆新城”產業園區建設,主打蔬菜綠色牌,走農業特色路,率先建成200餘棟溫室大棚。2013年春節過後,該鎮早春韭菜產量達70餘萬斤,產值達130餘萬元,已成為牡丹江東部地區韭菜生產基地。
蔬菜產業發展離不開電力支持,棚內抽水灌溉、棚室加溫都需電。為了保障菜農基層工作生產期間安全可靠用電,牡丹江電業局馬橋河供電所在所長溫永泉帶領下,深入蔬菜園區巡查供電線路,走訪菜農,了解用電需求。
“今年韭菜長勢真好,用電方面有啥困難嗎?”走進馬連軍蔬菜大棚,溫永泉詳細詢問蔬菜生產及用電情況。
“今年韭菜長勢好,電力保障,水量充足、棚內溫度適宜,韭菜豐收賣上了好價錢。”馬連軍對電工師傅說。
“用電方面沒問題吧?”“沒問題!當初電動卷簾機出現故障,你們幫助修好後,就一直很順暢。電泵、電燈、電暖設備用電都很正常。”
走出馬連軍韭菜大棚,附近的幾位菜農看見電工師傅來了,很熱情地過來攀談,“現在用電真方便,保溫保濕保豐收呀!以後用電遇到問題,我們肯定會打電話的。”
11時20分,天氣漸漸轉暖,田野裡的雪已漸漸融化,鄉間小路變得異常難走,但想到菜農臉上洋溢著的喜悅笑容,電力員工滿身的疲憊頓時消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