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 記者從哈三中獲悉,該校已成為黑龍江省唯一與北大合作開辦大學先修課程的高中,開課日期定在下周,設置5門學科。什麼是中國大學先修課程?為什麼要在高中開設?對於考生意味著什麼?昨天,記者帶著一系列的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和老師。
“大學先修課程”。(資料圖)
大學先修課程都學啥
日前,北京大學招生辦官方網站公布:應國內部分中學要求,北京大學將試點開設“中國大學先修課程”。這種合作試點,北大是國內大學第一家。在“試水”的過程中,哈三中學生成為黑龍江省首批“嘗鮮”的學生。
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與哈三中同步開設此項目的還有北大附中、北京十一中等學校。5門課程具體為:微積分、電磁學、大學化學、中國古代文化、中國通史(古代部分)。根據計劃,2013年秋季學期起還將陸續推出線性代數、幾何學、力學、光學等10餘門課程,預計在3年的時間裡,最終設置30門左右不同學科的先修課程,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個性需求。
據哈三中副校長張祥洲介紹,此次大學先修課程的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先期由北大相關學科資深教授和試點中學骨乾教師共同制定。為確保課程質量,北大已組織相關院系對哈三中擬任教教師進行系統培訓。
學習會不會影響高考
如何選定參加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學習的學生?張祥洲表示,在學生自願的情況下,學生一定是哈三中“學有餘力”的那部分學生。哈三中的態度是大學先修課程並不適合大多數學生,即便是在哈三中,能參與學習的也一定是少數尖子生。
哈三中高三學年主任李柏嵩表示,在三中或者哈爾濱市部分省重點高中,進入到高二下學期,就會有部分學生開始自學大學課程,因為高中課程已經滿足不了這部分學生的需要。而由大學和中學主導開設的大學先修課程,可以讓這部分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部分大學課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前適應大學學習方式,適應大學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研究方向奠定堅實的基礎。
哈爾濱市一所知名大學的招辦負責人表示,其實“大高銜接”長期以來都是大學想著力解決的問題。對於高中教學來講,兩年教學、一年考試培養的模式,無疑適合絕大多數的考生迎戰高考,但是對於部分“高手”學生來講,卻又是不適合的。所以在高中推行大學先修課程,可以有效地解決這部分學生“大高”銜接的問題。
別的大學是否認學分
張祥洲副校長說,參加大學先修課程學習,帶給學生最直接的好處是學生參加由北大組織的學科學業考試合格,進入北京大學後可減免相應的大學課程學分,也可免修相應課程。與此同時,先修課程學習成績也將是北京大學自主招生選拔的重要依據之一。
張祥洲稱,減免學分、免修課程目前還僅局限在北大,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名牌大學認可大學先修課程。對此,北大招辦負責人曾表示,中國大學先修課程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北大正積極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兄弟院校聯系,一起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
考國外大學有無參照性
在“洋課程”流行的當下,“大學先修課程”其實對國內中學生來說早已不是一個陌生詞。
美國大學理事會亞洲區副總裁王湘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課程)不僅是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樣全美頂尖大學,也是諸多世界一流大學錄取本科生的重要依據之一。對於國內要考取國外頂尖大學的學生來講,學習AP課程,考出優秀成績是必經之路。
張祥洲表示,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就是一種積極的教育、教學嘗試,激發學生的潛能,為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創造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條件;對於高校來講,也是一種拔尖創新人纔選拔的新模式。
目前,中國大學先修課程還處在試水階段,但是通過大學、中學共同的努力,有理由相信中國大學先修課程會讓更多的考生受益,並推動高中、大學教育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