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被評為『2012中國食品安全十佳城市』之一
2013-03-14 11:10:19 來源:佳木斯日報  作者:紀可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佳木斯3月14日訊 去年,一條簡短的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吸引了全市人民的目光,我市被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評為“2012中國食品安全十佳城市”之一,位列第九,與香港、臺北、深圳、廣州等大型發達城市同列一欄。悲觀者不敢相信馬上求證真偽,樂觀者為我們的城市鼓掌叫好。對於食品安全,不可一味悲觀,也不能盲目樂觀,這是一項需要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的工作。

  據介紹,佳木斯市食品安全監管的利劍始終高懸,保衛全市人民的餐桌。

  通過自查,我市共有食品生產企業486戶,生產加工小作坊307戶;流通領域食品經營企業7824戶;餐飲業戶3952戶。我市直接或間接從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共18個。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批示食品安全問題,主管副市長對發現的問題和查處案件親自把關。食品安全機構全面落實,我市及所轄縣區均已成立了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基本實現了機構、編制、職能、人員、經費的“五到位”。鄉鎮村屯、街道社區聘請了信息員和協管員,選聘食品安全監督信息員213人,實現了全市社區、村屯全覆蓋。

  我市還將食品安全目標責任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體系之中,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監管目標職責,接受人大政協執法檢查監督。去年4月,我市順利通過省政府督導組食品安全目標考核,我市及所轄樺川縣順利通過省政府食品安全檢查驗收。督查組對我市使用的“票證通”,實現網絡化信息監管給予充分肯定,我市總評獲得全省目標考評前五名的通報表揚。通過全年食品安全目標責任考核,同江市、郊區、東風區及時組建政府食安辦做到“五到位”,將食品安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富錦市積極籌措資金,在五縣(市)中率先開展食品檢驗工作;樺南縣“本著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則,選齊配強食安辦工作人員,縣財政專門撥付辦公經費和檢測經費;湯原縣取得全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縣榮譽,在縣財力緊張情況下,解決了食品檢測經費,評選出20餘家食品安全放心示范單位,推進了食品安全城的建設;樺川縣、郊區、向陽區、東風區、前進區政府實行了食品安全一把手負責制和部門責任制,完善了食品監管網絡;市財政局在財政收入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籌措資金給食品安全工作強有力的支持;公安局、商務局、畜牧獸醫局在查獲流入我市“中毒羊”事件和“病害豬肉”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我市整合食品檢驗檢測資源和食品檢測工作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面粉及肉制品加工集中整治、整治集貿市場、清理市場外露天食品經營、整治餐飲消費環節、規范保健食品經營行為、打擊私屠濫宰違法行為、加強畜禽防疫及屠宰環節檢疫等一直都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內容。除此之外,還加大了食品安全監管盲區整治力度。在日常執法工作中,執法人員發現冷庫是食品流通中一個重要節點,卻往往被忽略,對此,市食安辦主動出擊,與有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全市冷庫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進行了排查和治理整頓。共檢查了8處冷庫,依法對違規冷庫予以行政處罰3萬餘元,並對冷庫實行“五證”制備案管理,有效規范了冷庫這一食品監管盲區。強化畜禽屠宰點全面整治,查處1處屠宰死馬的黑加工點,當場扣押病死馬肉。公安機關對當事人進行了行政拘留。關停了4家問題大的屠宰點。強化物流環節的整治,震懾了不法商販。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涉及回民食品的安全問題。

  通過努力,全市食品安全執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去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2.3萬人次,檢查各類經營主體4.7萬戶次。查辦各類食品違法案件947件;共收繳罰沒款284.66萬元,查扣假冒偽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52.4噸。市農委、質監部門、工商部門、食藥監局、畜牧獸醫局、商務局、糧食局、城管局等部門通力配合,恪盡職守,共同為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保障和動力。 今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標是:全面推進我市“七項食品放心工程、八項食品安全示范工程、九項重點專項整治”,加大食品安全城建設,使我市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檢驗檢測和風險監測等技術支橕體系更加科學完善,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總體水平得到較大幅度提高。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