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8日訊 樹新,36歲,海倫人。
6年前初來大慶打工的他,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似乎都有些不習慣,如今,經過幾年的鍛煉,他已是用工市場上典型的稀缺人纔、技術工種,各建築工地都搶著要。
3月15日,記者在婦女兒童醫院工地上見到他時,他正忙著手裡的活。
資料圖。
“我先把這塊磚掛上,膠涂上2分鍾內必須掛好磚,要不膠就乾了。”王樹新知道記者要和他聊一聊,特禮貌地解釋著。
說完,只見王樹新輕輕地拿起一塊一米多長半米多寬的磚,小心翼翼地對准4個已經固定在牆上的掛件,左比量右比量,上比量下比量,終於找准了點,找好了距離,用力一推,磚便牢牢地掛住了。
“我得再瞧瞧。”說著,王樹新麻利地從梯子上跳了下來。
“兩塊磚之間要留下安裝鋁條的縫隙,若是磚的規格符合標准,還好操作,若是不太標准,就全靠我們自己找了,那難度就大了。”王樹新說,根據婦女兒童醫院的建設要求,兩塊磚之間的縫隙間隔為3毫米。
“無論是掛牆磚還是粘地磚,要求必須精准,所以一天也就能掛或粘20多塊,而且還必須有個助手幫忙。”說起和磚打交道的日子,王樹新細細一算已有6年的時間了。這6年,若按每天20塊磚的量、一年10個月的工作時間算,他已經粘、掛了36000塊磚了。
“6年前,在家做瓦匠,後來聽說大慶城市開發力度大,工地用人多,便來了大慶。”王樹新說,沒想到在大慶一呆就是6年,這6年時間,他在許多建築工地上都乾過活,也見證了大慶的發展與變化。
而隨著大慶的發展,不斷變大的工資數,更堅定了他留在大慶的決心。“起初是一個月一千多元錢,後來兩三千元,現在更多了。”說到現在的工資數額,王樹新有些不好意思了:“一天能賺200多元錢,還供吃供住,一個月六七千元是純賺,一年賺個五六萬不成問題,都趕上白領了,不少啦!”
邊聊邊乾活,不知不覺時針已經指到11點了,王樹新瞅了瞅表說,我們中午要下班了,11點30分就開飯了,下午1點30分纔上班,中午能睡個午覺。
“伙食怎麼樣?”記者問。
“有葷有素,比在家吃得都好,晚上還有啤酒,喝完往床上一躺,解乏。”王樹新邊說邊開始收拾工具,因為中午吃完飯,他還要給老婆、孩子打電話,這是他們每天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