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18日訊 14日是第八個“世界腎髒病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治急性腎損傷”。在我國,每年有近400萬人患急性腎病,而藥物的不規范使用已成為導致急性腎損傷的重要原因。據中醫大一院腎病科主任宋立群介紹,約20%?34%的急性腎功能衰竭與應用腎毒性藥物有關。
五種抗生素要當心
1、氨基糖?類: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鏈霉素、新霉素等,其中以新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毒性作用最強。
2、青霉素類:各種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誘發腎髒損害。
3、頭孢霉素類:以第一代頭孢霉素最明顯。
4、四環素族:可以增加蛋白分解加重氮質血癥
5、萬古霉素以及磺胺類藥物也可導致腎損害。
阿司匹林等抗炎藥要慎用
除了抗生素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導致的腎損害也比較常見,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安瑞克)、保泰松、?普生、??美辛(消炎痛)等。此外,X線造影劑、抗腫瘤藥物如順鉑、氨甲蝶呤、利尿劑等應用不當也可導致腎損害。
濫用中藥也能中毒
臨床上,有一些中藥本身具有毒性,主要有馬兜鈴、木通、防己、厚朴、細辛等,需在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使用。患者一旦濫用上述中藥,很容易導致藥物性腎損傷,嚴重的可致急性腎衰竭。
宋立群特別提醒,市民應用抗生素時應注意避免長時間用藥,如氨基?類抗生素連續應用不應超過10天;避免與腎毒性有協同作用的藥物合用,如氨基?類抗生素不應與先鋒霉素(Ⅳ、Ⅴ 、Ⅵ)合用;避免與強利尿劑合用,防止循環血容量不足,加重抗生素的腎毒性作用;用藥時注意監護腎功能,定時檢查尿液,早期發現藥物性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