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8日訊 綏化市抓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的有利契機,啟動了『農民專業合作規范化建設年』活動。備耕時節,各專業合作社積極謀劃,搶佔發展先機。
蘭西縣臨江鎮富河村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杜忠寶近日正走村串戶,摸清農民土地流轉底數。杜忠寶是當地的種糧大戶,2010年他帶領幾個種糧大戶成立了玉米種植合作社,2011年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1萬畝,增收50萬元。談起今年的生產,杜忠寶說:『我們預計投資800萬元,力爭再流轉土地1萬畝。』據介紹,合作社根據農民自願原則,采取兩種形式進行土地流轉,一是對不想種地外出務工的農民,以高於市場價、每?8000元的價格承包3000畝,其餘的7000畝由農民以土地入股,賣糧後進行保底二次分配。目前入社農民已近200戶。
『今年,合作社的萬畝水稻全部有訂單,未種地先簽單,賣糧不愁,農民有了定心丸。』明水縣光榮鄉百強水稻種植合作社法人代表袁明立對記者說。據了解,這個鄉的沿河村依靠通肯河優良的水利資源,種植水稻出了名。近年來,村裡的種糧大戶抱團闖市場,成立了百強水稻種植合作社,引領全村280多戶農民入社。去年,合作社打出了『萬畝綠色水稻』的特色牌,建立綠色無公害小區,科學施種,秋後水稻畝產1400多斤,畝增產200斤。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投資6000多萬元的米業公司,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合作社走上了『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道路。合作社搶前抓早,備春耕之前就早早與企業簽訂了1萬畝稻米訂單。現在,社員們正用機動車耙雪散?,爭取早日扣上育秧棚;同時,篩選育苗土,與米業公司統一采購種子與化肥,積極協調信貸資金和春耕用電、用水,確保及時到位。
該市農委負責人介紹,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一個載體,今年將新增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800家以上,使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5200個以上。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鼓勵和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按照規劃,全市規模經營面積要達到1600萬畝,每個村至少培育發展1個比較規范的合作社,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每個縣(市、區)培育20個達到省級示范社標准的合作社,從示范社中擇優選擇50個合作社典型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