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8日訊 昨日,記者從東北林業大學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獲悉,科考人員在吉林省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12.5公裡長的足跡鏈,該發現為野生東北虎在中俄兩國存在跨國活動提供了有力證據,是國內第一次通過足跡跟蹤證明東北虎跨國棲息。
入境老虎具有“雙國籍”
1月29日,貓科動物研究中心與琿春保護區科研人員對布設在保護區內的遠紅外相機進行數據采集,意外發現了這條足跡鏈。監測顯示,該足跡來自俄羅斯,進入中國的琿春保護區繞了一圈後,又返回俄羅斯境內。
專家稱,獲得這麼完整的東北虎跨國活動足跡鏈在國內尚屬首次,由此推斷它的活動區域橫跨中俄兩國,是一只具有“雙國籍”身份的野生東北虎。同時,根據相機捕獲的畫面以及虎足印掌墊寬度約10.5厘米等數據分析推斷,這只虎應該是成年雌虎。專家解釋,因大小、薄厚等區別,每只虎的爪印都不一樣,尋找同樣的爪印就是一種足跡識別。如果足跡鏈清晰,就能夠判斷出性別、年齡、取食地點、活動范圍,並能發現毛發、糞便等樣本,並通過跟蹤足跡鏈發現活動規律。
野生東北虎或“重回故裡”
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姜廣順博士稱,一只雌性野生東北虎的活動范圍通常為400至500平方公裡,這次發現的足跡鏈長達12.5公裡,其完整程度比較罕見。伴隨著我國境內獵物的增加、生態環境的改善,野生東北虎未來有望“重回故裡”。
在長白山地區,吉林的琿春—汪清地區的野生東北虎種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幾十只的東北虎種群相連。而在完達山地區,黑龍江東方紅—迎春地區的野生東北虎種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400至450只較大種群相連。因此,這兩個地區是吸引俄羅斯東北虎種群向中國境內棲息地擴散和定居的重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