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19日訊 15日,跟去年一樣,哈爾濱市民孫艷傑抱著“一線希望”再次來到哈市中央大街的“3·15”活動現場。因為一件送到乾洗店清洗的貂皮大衣,她已經走過了6年多的維權之路,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被洗花的白色貂皮大衣
2007年1月31日,孫艷傑將一件白色貂皮大衣送到了位於顧鄉大街上的某乾洗店進行清洗。2月11日,取衣服時她發現,白色的貂皮大衣“花”了。“這件衣服我當時花了13000元買的,原本白色的貂皮出現了一道道的黃色條紋,而且衣服裡子都開線了,根本沒法穿了。”孫艷傑說,最讓她氣憤的是,乾洗店一名李姓負責人竟認為這是正常情況。
此後6年多的時間裡,孫艷傑不下20次來到洗衣店討說法。“每次我來,對方只說已經將情況報給總公司了,讓我回去等消息。”哈市道裡區消協對此進行過兩次調解,但當事雙方沒有達成和解,這件貂皮大衣就一直“寄存”在了洗衣店。
16日10點半,記者與孫艷傑一起來到了位於哈市顧鄉大街與新華街交口處的這家乾洗店,一名店員稱現在店內沒有這件衣服。10分鍾後,這名店員表示孫艷傑的貂皮大衣被拿到了總店。半小時後,記者和孫女士來到位於哈市大成街63號的該乾洗總店。經過了15分鍾的等待,總店一孫姓經理給孫艷傑拿出了“寄存”6年的貂皮大衣。
對於大衣上的幾道黃色條紋,孫經理稱“發黃是正常現象”,並說自己到總店3年多了,一直不知道此事,可將大衣重新洗滌,如有異議可以拿著衣服去有關部門檢測,“只要能證明是乾洗店造成的問題,那我們可以賠償!”但同時她又“勸說”孫艷傑:“如果檢測的話,需要再買一件相同的大衣,兩件一起檢測,你覺得這樣做有沒有必要?”
孫艷傑表示,這樣的經歷,就是她這6年來維權的一個縮影,檢測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商家就是想讓消費者知難而退,目前她只能寄希望於監管部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