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昨天,記者從哈爾濱市商務工作會上獲悉,哈爾濱市今年將以政府主導、農貿領域商業龍頭企業參與的方式,啟動標准化菜市場建設工作——在道裡、道外、南崗、平房、香坊、松北區等6個主城區分別建設1到2個標准化菜市場,預計年內建成。標准化菜市場將設農藥殘留檢測設備,並建立產品追溯機制。
哈爾濱六城區年內建標准菜市場,軟硬件都有嚴要求
。(資料圖)據悉,今後幾年哈爾濱市將加大標准化菜市場的建設力度,力爭使居民5到15分鍾生活圈內均分布有便利的室內標准菜市場,最終取代現有的街頭早市和露天菜市場。
【軟件要求】
進貨
商品進貨商須向供貨商索取產品的來源地證明、質量認證證書或商品檢驗檢測合格證書。
檢測
菜市場要根據需要配置快速檢測設備,並對入市蔬菜、水果農藥殘留含量進行抽樣監測並公布檢測結果,發現有農藥殘留超標或肉制品變質的情況,一律禁止入市,並報食品衛生管理部門處理。
備案
市場對初次入場的經營者資質證明及其商品質量證書原件應留復印件存檔,建立可追溯機制。
【硬件要求】
環境
周邊1公裡內無有毒有害等污染源,市場內要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和采光條件。
面積
改造菜市場的面積一般不應小於400平方米,新建菜市場建築面積一般不應小於600平方米。
責任編輯:李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