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乾坤園倡導低碳祭掃:用燒紙換鮮花 微博發布祭祀留言(圖)
2013-03-20 09:59: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左靚 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訊 為了倡導低碳過清明,黑龍江省乾坤園公墓今年向市民倡議,通過用燒紙換一束鮮花、思念牆上寫下寄語、天堂信箱寄出思念、微博發布祭祀留言等多種環保的方式祭祀逝者。

  用燒紙可以換一束鮮花

  19日,記者在乾坤園公墓服務大廳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整理近日運到的鮮花。各種菊花和康乃馨搭配成盆後擺放在展示處等待市民換購。

  據乾坤園管理處副主任李超介紹,2004年園區就推出了燒紙換鮮花這項活動,但當時接受的人很少,連30束鮮花都送不出去。當時工作人員為了能向市民宣傳環保、低碳意識,每看到一個手拿燒紙來祭祀的人,就主動上去跟人家打招呼,跟其溝通、勸說。

市民用燒紙可換一束鮮花

  “隨著這些年我們的推廣,近兩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了這種祭祀方式。一枝盛開的鮮花不僅能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還不會給環境造成污染,去年我們園區就有100餘人用燒紙向我們換了鮮花。這種變化看似簡單,卻說明人們的祭祀觀念發生了改變,低碳環保的祭祀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李超說。

  據李超介紹,燒紙換的鮮花不是單支花,而是七枝康乃馨打成的花束,外面包上彩紙,非常漂亮,“今年不管來多少人拿燒紙、冥幣換,我們都無償贈送鮮花,只要不燒紙就行。”

  園區還為來祭祀的市民准備了千紙鶴。千紙鶴是員工自己手工折疊的,隨同鮮花一起送給市民用於祭祀,市民可以在千紙鶴上的卡片上寫下自己對逝者的思念,成串的紙鶴可以掛在墓碑的側面,非常有意義。

  為了能讓祭祀的人少燒紙,他們還聯合當地公安和城管部門對乾坤園附近道路上擺攤賣紙錢的商販進行勸阻。李超說,“我們發現有賣紙錢的,就給當地的派出所和城管打電話,經過幾次清理之後,都知道這裡不讓賣了也就不來了。”


 

  “思念牆”上寫下寄語

  “爺爺,我很想你,祝你在天堂過得幸福。”“爸爸,你還好嗎?我們在這邊生活得很好,你要放心。”記者在乾坤園提供的留言板布看到很多市民在上面寫下對親人的思念。

  2007年,乾坤園首次在廣場上推出了文明祭祀留言牆即思念牆,市民可以在思念牆上寫下寄語向逝者傾訴心聲以告慰先人。起初園區定制的是12平方米的板布,沒想到思念牆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民的廣泛歡迎。

人們在思念牆上寫下寄語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這種方式祭祀親人,這些年有市民每年都在留言板上給親人寫下哈爾濱的變化,比如會告訴親人,哈爾濱正在修地鐵、哈西客站通車了等等。留言板已經成為來乾坤園的市民最喜歡的祭祀方式之一。近兩年,為了滿足市民的祭祀需求,乾坤園特別增加了一塊留言板,有兩塊留言板可供市民傾訴心聲。”李超說,為方便清明期間市民集中祭祀逝者,近兩年,乾坤園都在思念牆旁邊准備了許多簽字筆,供多位市民同時書寫寄語。


 

  天堂信箱每年收信上百封

  在采訪中,乾坤園中廳的一個灰白色郵箱引起了記者注意,該郵箱長約50厘米、寬約40厘米,上面用綠色的筆寫著“你在天堂還好嗎”。此時一位女士走了過來將手中的信箋投入到郵箱中。

天堂信箱寄出思念

  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哈市人,目前和丈夫及女兒都在北京生活。這次回哈市出差特別到公墓來“看看”父母。“我離開哈市已經4年了,這幾年不能隨時回來給父母掃墓,有很多心裡話想對父母說,但受時間限制,無法將這些話都對父母說完,自從前幾年看到乾坤園設立了一個天堂郵箱後纔覺得心裡話有地方說了。近幾年我每年都把想告訴父母的話寫在信裡,只要我能回來,一定親自將信投遞在信箱裡,即使我沒時間回來,如果有同事到哈市,我也會讓他們將信帶給親戚,讓親戚把信投遞過來,雖然我知道這封信永遠都寄不到他們手中,但是,我和他們的距離被這封信拉近了。”

  李超告訴記者,乾坤園在2007年就設立了這個天堂信箱,他們設立這個天堂信箱,是希望為市民提供文明祭祀的方式。這些年來,郵箱收到的信逐漸增多,每年能收到上百封,用這種方式緬懷逝者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與寄托。

  推出微博、網絡祭祀等低碳祭祀方式

  “清明念故人,網上寄哀思”。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祭祀逐漸被市民接受,同樣,網絡祭祀相對於傳統的燒紙祭祀是一種環保、低碳的祭祀形式。今年,乾坤園在原有官方網站的基礎上建立了微博,不少市民通過微博給乾坤園發來私信,希望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李超說,隨著人們祭祀觀念的改變,近年網上祭祀的人逐年增多。今年,乾坤園在官方微博上開通了“微祭掃”。“微祭掃”是針對在遠方不能來園區看望親人的市民,市民可通過網絡或微博的形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而這種“微祭掃”形式來源於一條發給乾坤園的私信。

  日前,乾坤園官方微博收到一名網友發來的私信,私信中寫道,由於今年自己在國外出差,無法回來給父親掃墓,希望乾坤園的工作人員能幫父親帶去一束鮮花,並希望工作人員能在父親的墓碑前放一首他最喜歡的歌曲。隨後該市民告訴工作人員父親最喜歡的歌名。當工作人員核實過這位市民的身份後,按其要求,在手機上下載了那首音樂,並在其父親的墓前播放。

  記者通過乾坤園的官方微博輾轉聯系到了這位市民,他告訴記者,在國外,很多人會選擇網上祭祀,今年清明他無法回國,只希望乾坤園的工作人員能夠幫助自己給父親送上一束鮮花、一首歌。

  李超認為,這種網絡祭祀將成為日後遠方市民選用最多的一種祭掃方式,對此,乾坤園還將逐步完善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計劃開闢專門的祭祀留言區,在方便市民祭祀的同時倡導低碳祭祀方式。

  乾坤園微博賬號://weibo.com/qiankunyuan


 

  “留一片藍天給未來”

  李超告訴記者,乾坤園建園20年來一直提倡環保祭祀,留一片藍天給未來。“去年的霧霾天氣,讓人們更加重視環保,作為省級文明單位,更應該倡導文明祭祀,為城市環境做貢獻。”

  記者在園區采訪時看到,一些身穿統一服裝的工作人員正在擦拭墓碑。據了解,多年以來,乾坤園工作人員每兩天為逝者擦拭一遍墓碑,保持墓碑的乾淨整潔。

  為保證市民祭祀,針對去年雪大雪多的情況,乾坤園還購置了多輛清雪設備。每次下雪,全體職工以雪為令,雪停即掃。

  李超說,每年清明節祭掃高峰時日均客流能達到兩三萬人,車流達到四五千臺,相鄰的102國道在清明節前後都會交通擁堵。為緩解交通擁堵,2011年公墓投資百餘萬元修建了可同時容納500餘臺車輛的大型停車場。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