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春融期』交警加強巡邏縣鄉公路 農村非法營運車輛常見
2013-03-21 16:56: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楊志勇 馬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1日訊 3月份,哈市天氣正處於“春融期”,冰雪早化晚凍,對縣(市)級村路、鄉道路況影響較大。目前正值全市中小學校開學,交警部門針對農村地區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要求縣(市)級大隊嚴格落實校車安全工作。開學前廣大交通民警提前進入各送子車和校車公司進行規范行車教育,開學後深入各中小學校,上好交通安全宣傳第一課。交警部門正在開展護學和校車專項整治行動,對校車交通違法進行專項治理。

  

交警維護學校門前交通秩序

  “春融期”交警加強巡邏縣鄉公路

  每年三四月份,雨雪天氣時斷時續,早晚溫差較大,降雪通常在中午融化,在夜間凝結成冰,這一時期被稱為“春融期”。省道、通鄉通村公路因地勢變化,部分路段乾透部分路段結冰,縣鄉級公路的路況往往更為復雜,駕駛人一旦操作不當,極有可能造成事故。與往年相比,今年“春融期”低溫雪大,各級公路和道路通行條件較差。針對這一特點,交警部門進一步加大巡邏管控力度,詳細排查事故隱患路段。在橋梁、隧道、坡路和彎道等易結冰危險路段,提高巡邏頻率,采取警車引導、喊話警示、提示慢行等方式預防事故發生。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時發現,路邊警車警燈閃爍,警車後LED屏幕顯示“前方冰雪路面,減速慢行”的字樣。

  偏遠農村非法營運車輛較常見

  為確保農村學生出行安全,交警部門對農村學生的出行方式進行了詳細調查。據了解,農村地區中小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形式主要有:一是居住在學校附近的學生步行上學;二是有私家車或是農用車的家庭會開車接送孩子;三是乘坐短途公交車。村與村之間的短途公交車,部分行駛路線較長,有的達四五十公裡,短途不短。車上乘員允許站立,超員問題不易被發現。如果學生乘坐這類車輛,安全令人擔懮。四是非法營運車輛。一些村民購置車輛後,拉運本村或臨村學生,尤其是一些送子車公司難以到達的偏遠鄉村,往往是幾個孩子湊夠一車就營運。還有一些短途公路營運車輛,利用早晚營運的空閑期,接送學生牟利。從事非法營運車輛的車型各種各樣,有港田車、中型面包車、小型面包車、中型客車,這些車輛大部分沒有營運資格,沒有專業的安全設施和看護人員。


 

  短途客運違規充“校車”

  3月19日早7時,一臺牌照為黑L13831號的藍色中型客車停在雙城市小學門前,車上接連走下七八個學生。執勤交警將該車攔下後,發現車頭兩側有“雙城市公路客運”字樣。該車是新興鎮至雙城的公路客運車輛。車主向記者介紹,學生們以包車的形式乘坐該車,他每月收取費用70元。

非法營運的短途客運車輛

  據安博送子公司於經理向記者介紹,這些客運車,嚴重乾擾他們送子車公司的正常營運。他們公司有6臺專業校車,每天負責新興鎮周邊3公裡以內12個村屯的學生到新興鎮中心小學的接送,收取的車費為每月100元。由於這些公路營運車輛收費低,許多學生家長尤其是上中學的孩子家長會選擇這類車輛。他經常發現這些車輛有超員現象,有時孩子還要和大人混坐,十分不安全。

  阿城交警大隊交警向記者介紹,這些非法營運車輛見有交警出勤,就會提前繞路行駛,或將車提前停在路邊,放下超員的孩子,躲避交警的處罰。交警部門只能對這些車輛的超員、超速行為進行處罰,如果車輛不超員、不超速,交警只能放行。根據國家規定,公路客運車輛只能從事點對點的營運活動,對這種明顯從事非法營運的車輛,他建議交通運輸部門嚴厲打擊。


 

  公交車變“校車”被罰

  3月19日下午3時,賓縣大隊賓西中隊交警巡邏至賓縣賓西中心小學時,一臺牌照為黑L36790的紅色中型客車正在該小學附近行駛。執勤交警攔截檢查時發現,該車是賓西縣一臺公交車,前左大燈已經損毀,前保險杠也是傷痕累累。打開車門,車內已塞滿了學生,車門口也已擠滿,記者上車後只能站在上車門的臺階上。執勤人員核實後,確定該車核載50人,實載65人,其中成人10人,小學生55人,超員15人。司機邱士青介紹,車上拉的學生是由賓西鄉至中興村沿途九個村莊的學生,整個路程大約10公裡,每個學生收1元錢至2元錢。記者詢問一名小學生為什麼不乘坐正規校車時,該學生回答說公交車比較便宜。執勤交警調來正規校車,免費將車上的孩子們轉運回家,公交車被滯留,駕駛人被帶回交警部門接受處理。交警部門表示,這臺公交車與正規校車的安全標准相差甚遠,車上除了有19個座椅,其他的學生們都站著。10公裡路程不算近,而且沿途都屬於鄉村公路,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對於該車超員問題交警部門將上限處罰,對於該公交車不按規定站點營運的問題,交警部門將移交交通運輸部門處理。

交警向小學生宣傳交通安全

  送子車超員超速上限處罰

  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有些孩子從家到學校的距離達到5公裡甚至10公裡,必須乘車上學。一些家長圖便宜,不選擇專業校車,忽視孩子的安全。一些非法營運車輛,為謀取利益多拉快跑,形成安全隱患。針對這一現象,交警部門一方面開展了“護學行動”,要求縣(市)級交警大隊要在學生上下學期間維護學校門前的交通秩序;另一方面在學校周邊部署警力,嚴查校車交通違法,對違法校車駕駛人,一律實行上限處罰,提高校車駕駛人和校車公司的違法成本,對涉及非法營運的車輛及時移交交通運輸部門處理。各村道、鄉路入口和危險路段,在學生放學時間段,部署警力密切管控,尤其對超員、超速等違法行為,通過上車臨查,預先提示等多種手段進行預防。廣大交警深入各中小學校,通過開展交通安全講座,發放《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勸告學生和家長,不乘坐非法營運車輛,建議家長選擇安全的交通形式接送學生。

  無校車駕駛資格將處千元處罰

  采訪時記者發現,許多正規校車駕駛人目前仍未到交警部門辦理校車駕駛資格簽章。根據去年國務院出臺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駕駛校車的司機必須經交警部門核查其檔案信息,符合條件的,交警部門將在駕駛證上簽注准許駕駛校車簽章,駕駛人方可駕駛校車,否則不具備校車駕駛資格。交警部門提示哈市校車駕駛人,盡快到平房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駕駛人考試中心辦公大廳2號窗口辦理此項業務,今後交警部門在路檢中將逐一核查校車駕駛人資格,不具備校車駕駛資格的駕駛人和僱用不具備校車駕駛資格司機的單位都將受到處罰。根據《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和新交法處罰標准,駕駛人未取得校車駕駛資格駕駛校車的,交警部門將對其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可以吊銷駕駛證。僱用未取得校車駕駛資格的人員駕駛校車的,將被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社會各界應齊抓共管校車安全

  校車安全是關系千家萬戶的一件大事,教育、公安、交通運輸和其他相關部門,應結合《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各司其職,全面落實校車和校車駕駛人的資格審核制度,面向校車駕駛人、校車公司、廣大學生、家長,大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為校車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讓哈市的中小學生出行更安全,讓家長們更放心。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