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省實行政策松綁、資金鼓勵等多種措施激活縣域經濟
2013-03-23 10:15: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魏林 李慧穎 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23日訊 設立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4億元;支持貧地招商、富地落地、利益分成、集約集群集聚發展;出臺十強縣、發展速度優秀縣考評辦法,縣域經濟搞得好,縣裡公務員可以漲工資。這些實實在在且極具針對性的發展措施是我省近日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的內容。《意見》對縣域經濟發展給予政策松綁、資金鼓勵,將極大地鼓舞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信心和乾勁。

  《意見》提出,我省縣域經濟要圍繞『十大重點產業』上大項目,加快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園區、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和標志性工程,推動強縣跨越、中縣昇位、弱縣脫貧、全面崛起,實現強縣、興省、富民奮斗目標,努力形成產業立縣、工業強縣、特色興縣、生態建縣的大好局面,推進縣域經濟逐步向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方向轉變。到『十二五』末期,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1萬億元;全省縣域工業經濟實現增加值3100億元。

  《意見》提出,各縣市要立足縣域實際,突出地域特點、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加強產業項目建設,加快培育特色產業,著力推進各類產業園區建設。堅持『以工促農、工農互惠』,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加快培育龍頭企業,著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加強中心城鎮、特色小城鎮、基礎設施、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的建設和發展。

  『鼓勵支持異地經濟發展』是發展措施中的一大亮點。針對我省縣域經濟資源、環境、地理、交通不平衡的特點,大力支持縣域異地經濟發展,鼓勵產業項目貧地招商、富地落地、利益分成、集約集群集聚發展。這個做法是我省獨創,並經過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種方式有助於開展全面招商,可以通過異地稅收分成制度,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為鼓勵縣域經濟發展,除了加大投融資服務力度、強化科技引領和人纔支橕等措施,我省設立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4億元,用於獎勵發展勢頭好的縣(市)及企業,用於扶持前景好的產業項目。這在全國縮減專項資金的時期尤為難得。

  此外,針對縣域呼聲較高的產業項目審批難問題,《意見》明確規定,今後對縣域內項目立項、審批要設立綠色通道,省直有關部門要限時辦結,實行超時問責。重大項目要實行審批會商制度,由省縣域經濟領導小組組長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參加,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

  《意見》提出,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省市縣都要建立相應的縣域經濟領導小組,並實施縣域經濟考核制度。我省今年出臺了十強縣和發展速度優秀縣市的考核辦法,對獲獎的縣市給予100—200萬元的獎勵。每年進入十強縣的公務員可以漲工資,上調幅度在20%以上,有條件的縣市可高於30%。連續三年綜合評定為『十強縣』和連續三年四個專項(工業、民生、財源、經濟總量)全部進入『十強縣』范圍的縣(市)委書記,可以將其提拔為上一級領導班子成員並繼續兼任縣(市)委書記。

  『這是我省針對縣域經濟發展出臺的第一份實施意見,明確了縣域經濟的發展目標、工作思路,也針對目前縣域經濟發展的癥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解決措施。』省工信委副巡視員、省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會說,雖然近年來我省縣域經濟發展較快,2012年,全省縣域經濟工業增加值和財政收入都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縣域經濟卻僅佔全省GDP總量的40%左右,這與國內經濟發達省份高達70%的比重相比有很大落差。未來龍江經濟發展的空間在縣域。這份含金量很高的《意見》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解放了思想,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招商底氣。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