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訊 商場、超市是供市民消費的場所,理應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舒適、方便的購物環境,而市民在商場找不到衛生間,在超市繞來繞去纔能“方便”,帶著孩子在商場、超市內如廁難的尷尬局面卻時有發生。市民紛紛感嘆道,商場、超市“方便”不方便。
部分超市“方便”難
近日記者針對如廁難問題走訪了我市的部分超市,在大潤發龍沙店內,記者來到服務臺詢問洗手間的位置,工作人員隨手一指說:“在二樓。”超市一共有3層,其中二樓、三樓屬於超市區,二樓包含了結賬區,而超市的洗手間則在結賬區的外面。在超市內逛了一圈後,記者發現如果進入超市內購買食品後想“方便”,那就需要從三樓繞到二樓,然後纔能如廁。而且如果還未購置完食品,則無法如廁。而在大潤發建華店,記者走訪後發現,想要在超市內“方便”同樣很難。
超市如廁難這一現象引起了市民的很大反響,市民徐先生表示,在超市如廁太不方便了,大人還可能忍,但是孩子想“方便”怎麼忍得了?“有一次我帶著女兒去逛超市,中途她想上廁所,結果想在超市內上廁所就要繞來繞去,孩子纔5歲,那麼小哪能忍住,最後只能在超市內的垃圾桶內解決。”徐先生尷尬地說。
商家鮮見親子廁所
商場、超市洗手間裡,坐便器、蹲廁、洗手臺等設施,大多按照成年人的身高和體型設置,這些看似正常,但是小孩子們的“如廁難”只有當了家長的人纔能體會到。家長們紛紛表示,廁位空間小、蹲坑兒、坐便圈大,帶孩子如廁困難,孩子站不穩也坐不穩。
在超市、商場的衛生間內時常能看見帶小孩的母親費力地抱著孩子上廁所,而狹小的廁位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市民孫女士的女兒6歲,每次領著女兒上街,上廁所成了令孫女士頭疼的事情。“有些商場的衛生間是衝水機自動感應衝廁,女兒上完廁所一起身,聽到自動衝水機發出巨大的‘嘩’聲,然後廁位內水流如注,把她嚇得哇哇哭。”孫女士告訴記者,有時看肢殘人士衛生間空著,就會領著孩子去,那兒是坐便器,手動衝水。但“座位”的圈太大,孩子只能坐個邊兒,得時刻扶著,纔不至於讓好動的孩子掉下去。另外,由於坐便器稍高,孩子腳不著地,總得當啷著腿。
增設親子衛生間
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家商場,發現商場沒有親子衛生間。有些專賣兒童用品的樓層甚至不設置衛生間,家長要領著孩子去樓上或樓下如廁。
記者在網上得知,一些城市的商場、超市已經設有親子衛生間,衛生間內洗手池、小便池、坐便器都比普通衛生間的小一號,小朋友如廁很便捷,洗手時也不必使勁踮起腳向前伸胳膊……
“孩子不斷長大,也有點沈了,我抱著費勁兒,真希望有按兒童大小比例設計的衛生間。”家長們紛紛表示,希望商場、超市能夠增設親子衛生間,既免於尷尬、又方便乾淨,而且還實現了幼兒如廁“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