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 22日,長沙女孩楊麗君暴雨中不慎落入下水道,至今下落不明,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哈市也曾發生過市民墜井事件,城管部門於2008年、2009年兩次推廣使用檢查井防護網,約2000個排水井安裝防護網。哈市由市排水公司管理的市政排水井共有2.8萬個,目前仍有約2.6萬個排水井沒有這最後一道“安全鎖”。
下井作業時水衩常被刮壞
作為排水井的最後一道“安全鎖”,防護網卻不受排水部門“待見”。雨季期間,排水井會經常被打開,這樣既能加快排水速度,又可方便人員下井清淘淤泥。
嵩山排水分公司王經理說,排水工人穿膠皮水衩下井作業時,在井壁上用來固定防護網的小鉤經常將水衩刮漏,尤其是褲子被刮漏,整個水衩就報廢,不能再穿了。
2008年至2009年,市排水公司在其下屬的兩個分公司試點推廣使用防護網,其中嵩山排水分公司轄區內的1646個排水井中,僅有不到30個排水井安了防護網。
市城管局相關責任人告訴記者,他們在抽檢時曾發現有的防護網只有一個勾掛著,網子半脫落在井中,已經失去防護作用。
成本40元產權單位不願掏
市城管局檢查井監督管理科王科長說,推廣使用的防護網都是河北一帶的工廠生產的,每個成本為40元。《哈爾濱市政道路檢查井管理辦法》規定,檢查井的產權單位是檢查井管理維修的責任主體。無論安裝防護網,還是維修檢查井,都要由產權單位自行出資解決。
王科長表示,排水井的產權單位並不願掏錢安防護網。一般情況下,尼龍材質的防護網在通信等檢查井中最少使用5年,而在溫差明顯且潮濕的排水井內使兩年就要更換。40元的初期成本和防護網的後期養護投入,都成了產權單位“不願掏錢”的原因。
城管部門或要求加裝防護網
市排水公司管轄2.8萬個排水井,僅是全市具有排水功能排水井中的一部分。像部分工廠廠區內、個別家屬樓、尚未建管交接的道路上的排水井,其產權可能會是廠區、物業或者建設單位等。
王科長告訴記者,排水井出現問題後,他們時常需要聯系幾個單位進行協調,有時要等好幾天纔有單位來“認領”出現問題的排水井。為了減少井蓋丟失後可能帶來的隱患,他們有時乾脆“自己”掏錢補裝一個新的了事。排水井的多頭管理,在整個檢查井行業中普遍存在。
截稿前,市城管部門表示,將著手研究檢查井防護網安裝的相關事宜,或將發文要求檢查井加裝防護網。
檢查井防護網
檢查井防護網安裝在距離井蓋半米處,由尼龍繩編成,並通過不鏽鋼的中心環與固定圈相連,固定圈掛在檢查井內壁上。整個防護網像一張圓形蜘蛛網一樣,可承載400公斤負重。當檢查井蓋丟失後,行人一旦落井,防護網可輕松載住一個人的重量,被稱為檢查井的最後一道“安全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