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重案真相被DNA點破:讓現場證物『說話』 為無辜者洗冤
2013-03-26 14:48:4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孫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6日訊 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去年我省刑事技術總隊DNA實驗室提取並化驗了近800起刑事案件嫌疑人留在罪案現場的痕跡,使一起起迷霧重重案件撥雲見日。

  一枚煙蒂鎖定女縱火犯

  隆冬季節,南崗區某村25名農戶家的柴草垛接連被火點著,化為灰燼。這顯然是故意而為的系列縱火案,可農村裡沒有監控設備,火災現場又是一片灰燼狼藉,偵破工作找不到任何“抓手”。

  沒過多久,下了一場大雪。雪停後,村民老張出門掃雪發現了一件怪事。他家的柴草垛上放著一個布包裹,發出一股濃濃的汽油味。包裹上系著一根同樣被澆了汽油的細棉線,順著這根長長的線,老張走到了院牆外,見棉線另一端也系著一個充滿汽油味的布包裹,上面還插著三根煙和十多根火柴。

  原來縱火者就是用點燃的煙做火源,用細細的棉線當導火索,准備點燃村民院子裡的柴火垛。突降的大雪壓滅了原本點燃的香煙,老張家的柴火垛纔幸免。這幾支香煙被送到了DNA實驗室。“縱火者為一名女性”,這個結果讓所有辦案人員大為吃驚。最終,35歲的周某被傳喚到派出所。原來,周某在村裡開了3年食雜店,前段時間,村民宋峰(化名)也開了一家食雜店,周某失去很多客源。她記恨光顧宋峰家食雜店的村民,這纔決定縱火報復。

  酒駕驗血破獲連環盜案

  除了能驗證單獨個體的“身份”,DNA技術還能合並連鎖案件的信息。

  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短短5個月時間裡,牡丹江市某高檔居民小區接連發生了52起入室盜竊案。嫌疑人都是通過攀爬、打破陽臺玻璃的方式進入室內。52戶家庭累計被盜財物達130萬餘元。一時之間,小區的業主無不擔心害怕。從現場的足跡和殘留在玻璃碎片上的血跡判斷,這是同一名男性所為。然而,小區沒有監控,也沒有人拿被盜物品去銷贓,系列盜竊案件陷入僵局,直到三年以後,事件纔柳暗花明。

  2010年3月,在省公安廳刑事技術總隊對公安監管部門所采集的違法犯罪人員DNA樣本進行數據錄入時發現,2009年8月21日,因酒駕被警方驗血並行政拘留的李某的DNA於牡丹江系列入室盜竊嫌疑人留在破碎玻璃上的血跡DNA完全吻合。

  很快,李某就在海林市落網了。4年懸案終於塵埃落定。

  失主丟車又被誤認撞死人

  除了鎖定刑事犯罪的真凶,DNA還幫無辜的交通肇事疑犯洗脫罪名。

  深夜,香坊區一條沒有路燈的街道上,一輛微型面包車疾馳而過,迎面撞上同向行走的趙某,車沒站住,一打舵又撞上了路邊的一棵大樹。面包車發動不了,男司機溜下了車,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次日凌晨,趙某被人發現時早已斷了氣,一旁被撞毀的肇事面包車上還掛著斑斑血跡。根據車牌照號碼,車主劉非(化名)自然被鎖定為肇事逃逸的嫌疑人。可當警方找到劉非時,他卻稱他是早上起來後發現愛車丟失,剛剛向110報了案。警方調查了幾名有可能接觸到劉非車鑰匙並開走他車的幾個人,均一無所獲。

  “肇事現場沒有監控,也沒有目擊證人,微型面包車主見自己撞死了人,就故意編造出汽車丟失的故事,還用報假案的方式迷惑警方調查。”交通事故受害人家屬產生了不滿和質疑。警方也認為,面包車先肇事,車主又報警稱丟失,實在太“巧合”。一時間,劉非成了眾人唾罵的肇事逃逸者。面包車儀表盤上的一滴血讓案情浮出水面,這極有可能是肇事者受傷留下的血跡。經過DNA實驗室的化驗,車上的血不是劉非的。根據DNA數據庫比對,血跡屬於張某,他有過盜竊前科。張某深夜偷了劉非的車,劉非次日上午纔發現。劉非洗清了冤屈。

  染色體排查家譜

  DNA不僅是每個個體的“身份證”,還可以從中知曉家族“血統”。某姓家族爺爺、叔伯、表兄弟,他們的Y染色體具有相同的特征,“家系排查”為尋找真凶帶來了很大便捷。

  佳木斯某村70歲村民鄭方(化名)在家中被殺,生前還被強奸。村子閉塞,少有外人來,警方斷定這可能是同村或者相鄰的外村人所為。這個范圍裡有近萬人口,具備作案條件的男性有4000人之多。DNA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家系排查”法。農村裡村民沾親帶故,幾個村子萬餘名村民加在一起不過317個家族。警方拿著這317個家族男性個體進行化驗,老姚家的染色體與死者體內精液的染色體吻合。

  除去襁褓中的嬰兒、外出務工的壯漢,躺在病床上的老者,姚姓家族有8名男子被列為重點懷疑對象。最終經過比對,姚一(化名)血液中DNA的分型與疑犯完全吻合。原來,事發當天,姚一喝多了酒,走進鄭老太家。看家中只有她一人,便起了淫念強奸了鄭老太。可是都是同村的鄰居,鄭老太認得姚一,擔心事情敗露,便將老太掐死。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