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公交車上不讓座被打引熱議 記者調查:讓座,您怎麼看?
2013-03-27 06:25:25 來源:黑龍江晨報  作者:褚曉靜王健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訊 一名女孩坐公交車沒讓座,被老人揪著頭發毆打。事發之後,另一群老人走上街頭,倡議老人也要為年輕人讓座。近日,在鄭州市發生的兩條關於“公交車上讓座”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熱議。近日,記者踏上了哈市多條線路公交車,看看冰城市民對於讓座一事究竟持有怎樣的態度。

  資料圖。

  記者體驗

  公交車上讓座挺常見

  21日9時30分,記者在哈市道裡區河松小區附近乘坐12路公交車。隨著公交車一站站停靠,車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在上車後發現沒有空座位,就找個人少的位置扶著把手站好。由於該線路橫跨道裡、道外兩個區,車程較長,途經車站多為居民區和繁華商區,中途有不少老年人上車。沒等駕駛員提醒,一些乘車的年輕人看見老人上來,都能主動讓座。僅有一小部分市民,對站在身邊的老年人視而不見,表現得比較冷漠。

  25日13時許,記者在哈市道裡區透籠街乘坐一輛113路公交車。跟記者一同上車的,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年人。她剛一上車,就有市民起身為其讓座,“您坐這兒吧。”“謝謝你,姑娘。”老人連聲道謝。老人姓齊,今年74歲了,是哈市一所大學的退休教師。對於“公交車讓座風波”,齊老師說:“公交車讓座應該自願,老年人不能強制別人讓座。我就有老年證,上車都有人給我讓座,我非常感動。”

  坐在齊老師前排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上班時他一般都會讓座,但下班後實在太累了,讓座有點力不從心。“希望老年人可以錯時出門,避開上下班高峰期搭乘公交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般情況下,年輕人都能主動讓座,而且為老年人讓座的較多,為年齡較小孩子讓座的情況比較少。而大部分老年人或者小孩在得到座位後,都會以感謝回應。

  采訪中多位市民表示,公交車上是否讓座,不應該看年齡,而是應當給更需要的人。“像鄭州發生的這種情況,即使一個人不讓,其他乘客也應該主動站起來讓座。”

  71歲的戴先生告訴記者,其實有時候一些老年人並不想讓年輕人讓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不算老。而68歲的苗女士則說,一些年輕人在公交車上戴著耳機聽音樂,對老年人熟視無睹,對此她很氣憤。  


資料圖。

  公交駕駛員

  挨打屬於個別現象

  對於公交車上讓座一事,記者還采訪了哈市部分公交車駕駛員。他們普遍反映,像近日鄭州發生的“不讓座就挨打”的事件只是個別現象,在日常運營過程中並不多見。

  公交車駕駛員張師傅告訴記者,在他的車上也曾發生過一起類似事件。2011年夏天,一對滿頭銀發的老年夫婦在市人大站上了車,當時車上乘客不是很多,前邊4人在老夫婦上車後全部把頭扭向窗外。“我看沒人讓座,就喊了句‘麻煩年輕人給老年人讓讓座。’”張師傅說,在這之後,坐在最靠前面位置的兩位女乘客像沒聽見一樣,她們身後的一男一女也若無其事的低下了頭。“實在看不下去了,我就又說了一遍‘給老年人讓個座兒。’”這時纔有下車門附近的乘客站起來說讓座。

  “這樣的事兒,其實並不多見,有時候讓不讓座大家也都不計較,很少會發生正面衝突。”張師傅表示,若發生類似的情況,如果衝突不激烈,一般駕駛員為了保證運營,不會過多介入。但如果衝突比較激烈,一般駕駛員會對雙方進行勸阻。

  


  

資料圖。

  網友熱議

  讓座不分老少貴在理解

  對於公交車上讓座的話題和近期發生的“打人事件”,很多網友談出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一劍封喉】買票上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座位的權利,這絲毫沒有過分的要求。平等的訴求比道德更優先。因為道德是難以度量的一個軟性指標,比如說,“老”的定義,多老纔算老……

  【網友梔子花開】一輛公交車,就是一個小社會。在公交車裡,我們能看到人生百態,僅僅是一個讓座不讓座的問題,就能讓很多人有不同的反應。

  【網友海邊的小貝殼】讓座不分老少,讓座貴在理解,貴在關愛,只要有愛,年輕人可以給老年人讓座,老年人也可以給年輕人讓座。

  【網友江南醉】中國社會已經邁入老齡化階段,社會上突然多了很多白發老人,原先老人不多時,讓個座還不覺得是問題,當老人越來越多,多到“逼”得年輕人無位可坐時,社會就產生了逆反情緒。雖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可社會還沒有做好精神和道德上的准備,於是衝突就不可避免了。

  【網友百變大俠】平心而論,對於讓座這樣的小事,如果不是身體不適或者上班過於勞累,一般年輕人都是比較禮讓的,一些老年人在讓座這個問題上也沒必要上來就擺出一副“我是老年人,你們必須得給我讓座”的架勢。即使看不慣不讓座的年輕人,也沒必要橫眉豎眼、居高臨下的去教育人家,畢竟,讓座是個道德問題,不是法律問題。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