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 近日,哈市一些社區積極響應本報文明祭掃的倡議,開展了文化祭掃、“祭祀牆”、“天堂信箱”等文明祭掃活動,引導市民在清明節期間以文明、環保的方式紀念逝者。
鮮花代替燒紙
文字表達哀思
“迷信燒紙何須用文明祭掃慰故人”“緬懷親人悼念逝者”……一幅幅滿含懷念內容的書畫作品在哈市道外區豐潤社區活動室展出,這些書畫作品都是社區居民為逝去的親人書寫的,以文化祭掃的方式表達著對逝者的思念。
27日上午10時,哈市道外區豐潤社區、同濟社區、南勛社區三個社區組織小區居民集中到豐潤社區活動室舉行文化祭掃,居民通過寫書法、畫畫、寫懷念文章等方式文明祭掃,以文化祭掃表達對逝者的思念。
據哈市道外區靖宇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科科長吳霞介紹,為響應本報文明祭掃倡議,她們在社區開展了“移風易俗、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系列活動,組織30餘個居民參加文化祭掃活動,社區為居民提供了毛筆、墨汁、紙張等,大家聚集到活動室,居民根據實際情況畫一幅畫或者寫一篇懷念文章等形式悼念已故親人,寄托哀思。活動結束後,社區會把這些字畫、文章懸掛在活動室。
26日,哈市南崗區公安街社區以“讓文明喚起我們對先輩的尊敬與懷念”為主題,組織社區居民來到“祭祀牆”前進行文明祭掃。“媽媽,你在天堂一路走好。”26日上午,居民於女士將自己對媽媽的思念寫在紙上鄭重地貼到了社區的“祭祀牆”上。“鮮花代替燒紙,文字表達哀思,這種方式挺好的,我把自己要對爸爸說的話也寫了下來。”王女士邊說邊往牆上貼紙。
“天堂信箱”將思念“郵”給逝者
“以往清明節,家裡人都會選擇燒紙來表達我們對您的思念,可紙燃燒後產生了很多灰塵和難聞的氣味,嚴重破壞了環境衛生,還容易引起火災,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為此,我代表家人給您寫這封信,以這種方式懷念您,相信您也一定會與時俱進,喜歡我這種對您懷念的方式。”哈市南崗區征儀路學校六年三班的於曉航在寫給爺爺的信中寫到。
27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哈市南崗區和諧家園小區的和諧廣場上,這裡正在舉行以“移風易俗文明祭掃追思會”為主題的“天堂信箱”活動,社區居民以及學生讀出了寫給親人的信。
保健社區主任趙愛偉說,為了響應本報文明祭掃的倡議,她們在清明節前舉行了“天堂信箱”祭掃活動,倡導居民文明祭掃。前來祭掃的小區居民將想對親人說的話寫在信上,投到“天堂信箱”的“郵筒”裡,以這種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想念。
市民:環保又方便

公安街社區的居民在祭祀牆表達哀思
哈市南崗區公安街社區的居民說,細想一下文明祭祀既環保又方便,以前每逢清明節路途跋涉前往已逝親人、朋友墓地祭祀非常辛苦不說,還污染環境,浪費錢財,造成交通堵塞,給自已、他人和社會帶來很多弊端,真的到了改進思想觀念的時候了。
哈市道外區豐潤社區居民佟旭光說,他非常喜歡寫書法,和有共同愛好的社區居民聚在一起為逝去的親人寫一些能表達思念之情的書畫作品,既祭掃了逝者,也能傳達出對逝者的思念。

征儀路學校學生用鮮花祭掃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