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 又到了即將開江的季節。文開江還是武開江,成了近日在江邊散步市民的熱議話題。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預測,由於氣溫回暖速度較慢,今春松花江開江或將推遲,城區段江面出現文開江的可能性較大。

松花江冰面積雪開始融化。
岸邊冰面厚開江或推遲
監測冰面厚度是判斷開江最直接的方式。21日,哈爾濱水文局測量了松花江城區段岸邊的冰面厚度,結果為35厘米。這個厚度雖比去年隆冬時節的42厘米薄了一些,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冰面仍厚出15厘米。距離開江,還需要一段時間。
去年冬季,我市遭遇了“冷冬”,幾十場降雪捂住了氣溫的迅速回昇。哈爾濱水文監測站水文科副科長許良軍說,除了氣溫最直接影響開江外,風速、水流速度和水質都左右著開江時間。隨著氣溫的昇高,冰面逐漸開裂,風一吹,冰面互相擠撞會加速開江時間。
市氣象臺氣候中心預測;今年4月份的平均氣溫與去年同期相比略低,但並不會在冰點以下。時下雖然春寒料峭,但已凍人不凍水。據統計,我市城區段開江日期平均為4月9日。其中,最早開江為2002年4月1日,最晚開江為
2010年4月19日。市防汛辦副主任許向明告訴記者,今年開江時間雖然會延後,但也不會推遲很長時間。
想看武開江越來越難
一般情況下,受氣溫迅速回昇影響,冰封的江面一夜斷裂,加上春風過大,致使冰掃瞅速順江而下,滿江大塊冰排相互擠撞,發出“轟轟”炸雷般的巨響,這就是“暴力”的武開江。
大頂子山航電樞紐投用後,松花江城區段基本每年都是“溫柔”的文開江。許良軍告訴記者,水流速度是影響文、武開江的主要因素。建壩前,水流速度較快,易造成武開江。建壩後,水流速度是過去的一半,武開江不具備主要條件了。
同時,武開江還會對大壩產生巨大的破壞力,有時凌汛嚴重的地方還要人工爆破,疏通河道。想看武開江,越來越難了。
武開江的場面易發生在河道狹窄,且彎度較大的江面區域。許向明說,大量的“桃花水”順流而下,彎度較大、河道狹窄的區域積存大量的冰凌,由於水流湍急,會將大量的冰凌撕裂,發出巨大的響聲,形成武開江的場面。而我市松花江城區段的河道相對較直,不易造成武開江。相關部門預測,我市下游的依蘭境內彎道較多,今年或將有凌汛,形成武開江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