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2012年冬季降雪量創下最高值 哈爾濱市打勝清冰雪保衛戰
2013-03-31 17:24: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義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31日訊(記者 魏義松)隨著氣溫昇高,哈爾濱市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忙了一冬的清冰雪大軍,終於可以緩口氣了。從去年冬天至今春,哈爾濱市月月降雪,最多的一個月份竟然達到連續降雪15天。如何保證城市運轉、市民出行,哈爾濱市各清冰雪單位面臨著巨大考驗。

清雪人員反復清掃人行道上的積雪 。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清雪人員連夜運雪。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一個寒冷冬天的考驗

  “這個冬天,記憶最深的就是天真冷,降雪警報真多!”在哈爾濱市開店的楊女士說,生意好壞就看客流量,每次下雪她都為生意擔心。

  從去年11月份開始,哈爾濱市氣溫持續偏低,降雪頻繁,截至目前,已降大雪5場、中雪7場、小雪10場。特別是去年11月份降雪多達15天。哈爾濱市這個冬季的降雪量創下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降雪不單讓像楊女士這樣的商人擔心生意,普通市民也擔心出行,城市管理者更擔心城市的運轉。為此,哈爾濱市確定了“保民生、保環境、保交通、保安全”的清冰雪工作目標,采取“全市統籌、以區為主,區街聯動、部門配合”的工作方式,與暴雪進行了一場持續的進攻和防守戰。

  清雪大設備顯神威

交警為清雪車輛保駕護航。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一直以來,在哈爾濱市民的印象中,大雪過後就是環衛工人用推雪板、鐵鍬、掃帚、小推車在街道上忙碌。從去年冬天開始,“人機結合、人力清雪為主”的清冰雪方式逐漸改變,雪後的清晨,街道上轟隆隆並排駛過一輛輛大型清雪設備。

  去冬今春,哈爾濱市投資1.77億購置各類清雪設備372臺套,改變了以往的清冰雪方式,大大提高機械化清冰雪能力和清冰雪速度,同時也提高了清冰雪工作的安全系數。哈爾濱市還科學調度全市872臺(套)各類機械設備,采用巡回式清冰雪方式,切實保證主乾街路每20分鍾巡回清掃一次,防止積雪壓實,全力確保城市主乾街路通行順暢,為市民群眾創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環境。

  雪後,哈爾濱市民在街頭經常會看見大型清掃車、推雪的大鏟車、運雪的翻斗車,全市機械清冰雪率達到60%。哈爾濱市依靠清冰雪設備基本做到了在不使用融雪劑清除冰雪的情況下,主乾街路每20分鍾巡回清掃一遍,主乾街路的清冰雪率達到了100%。


 

  以雪為令 清冰雪實現標准化作業

  “我感覺現在的清雪速度越來越快了!”許多市民對哈爾濱清冰雪發出贊許,而這背後包含著諸多工作方法和標准的變化。

  為了保證清冰雪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哈爾濱市依據城市街路、橋涵、廣場在城市管理和交通中的功能和作用,對全市2453條、5072萬平方米的街路實行清冰雪分類管理,具體劃分為A、B、C三個類別,並且確定A類街路,在降雪結束後60小時內清理拉運完畢;B類、C類街路,在降雪過程結束後84小時內清理拉運完畢。小雪,A、B、C類街路,在降雪過程結束後60小時內清理拉運完畢。

  隨著街路類別的劃分,“以雪為令、即下即掃”的工作要求也下達到清冰雪單位。於是,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在雪花飄飄的午夜、清晨,在街路上清冰雪人員渾身霜雪的感人場景。以先清坡路、後清主乾、再清次乾路的順序,保證了哈爾濱市交通的順暢。

  隨著路橋改造工程交付使用,新近增加清冰雪面積不斷增加,哈爾濱市堅持標准不降低、質量不下滑,確保A類街路、B類街路,達到車行道淨、人行道淨、路邊石淨、隔離帶淨的“四淨”標准;拉運清運冰雪達到街路雪堆無遺漏、無殘根、無撒落,綠地無殘雪的“四無”標准,為市民和游客創造乾淨整潔的出行環境。

  為鼓勵冰雪目標的實現,哈爾濱市籌集2000萬元用於清冰雪以獎代投資金,緩解了各區清冰雪資金不足問題。

  清冰雪是一個城市的戰斗

  一坡路、一城管、一交警,幾乎成了去冬今春哈爾濱市的一景。為了做好清冰雪工作,多部門聯手,成為取得清冰雪勝利的共識。

  為全面做好清冰雪工作,哈爾濱市建立了一整套的的機制:嚴格落實清冰雪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完善聯動協作機制,實現城管、交警、交通、氣象、新聞媒體等各部門的聯動協作;完善考評激勵機制,深入開展多形式考評活動,獎優罰劣、厲行獎懲;完善科學預警機制,制定了多套應急預警方案;建立了“一雪一會商制度”。每場降雪之前,清冰雪辦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協商會議,根據每場雪的不同特點和實時氣溫、降雪量、降雪時長等情況,共同分析研究有針對性的組織方式和作業模式……

子弟兵助力清冰雪 。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雪後的哈爾濱市街頭,參加清冰雪的人員有環衛專業隊伍,有各街道辦事處組織的人員,還有機關企事業單位、青年志願者、駐哈部隊等社會力量的身影。

  清冰雪仍在考驗這座城市

  雖然哈爾濱的清冰雪工作,取得了市民的認可,但哈爾濱清冰雪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得總結中,仍提出幾個待解難題:

  技術難題依然存在,如:遇晝夜溫差大,雪後路面濕滑,尤其是坡路路段形成薄冰,影響了城市的通行能力。今年1月31日,氣候反常,突如其來的夜間降雨,隨著氣溫急驟下降,路面普遍形成薄冰,針對清除薄冰的問題還沒有找到從根本找到有效破解的辦法。

  機制還需創新。由於是貫徹“綠色清冰雪”思路第一年,哈爾濱市主乾街路的清理仍然以專業隊伍為主,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往往還是傳統“團隊式”的作業管理模式,人員疲憊,難以應付災難性降雪,清理的效率和質量仍有待提高。

  社會參與度還不夠高。大多數臨街單位都沒有動起來,哈爾濱市冬季清冰雪工作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操作,社會參與度低,全民動員、全民行動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幾年中不斷探索嘗試,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真正形成一套完善的清冰雪工作體系。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