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日訊 “提倡一把手兼課,副校長、主任等中層全部要兼課。”從2011年開始,哈市南崗區教育局提出了校長重返講臺的倡議。目前,全區70位中小學校長,其中51位重返講臺,全區中小學副校長和中層乾部全部兼課。
重執教鞭幫他又好又快適應新崗位

孫欣在上課
“校長,您下節課還來嗎?”下課後,育紅小學五年一班的學生們圍著孫欣校長不讓他走。孫校長剛給五年一班上完一節數學課《3的倍數》,學生對下節課充滿了期待。
2012年9月,孫欣到育紅小學擔任校長。履新後,孫欣經常要面對各種事務性工作,跑包燒費、聯系專家、參加培訓、各種會議……處理完當天所有事情後,他還要靜下心來備課、制作課件。漸漸地,教師們開始佩服他的教學技藝,這也拉近了校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課堂是學校的主陣地,一定要堅守好陣地。”這是孫欣自己當上一把手以來最深的體會。
重返講臺讓她的理念轉換為教學實際更順暢
125中學在南崗區是一所相對薄弱的學校,2009年祁兵帶領全校教師向“有效課堂”深度探索中,遇到了難題。
教育局提倡校長兼課,祁兵校長眼睛一亮。針對125中學學生寫作能力弱的特點,祁兵校長就擔任了一個學年每周兩節的寫作課教師。7年3班李宗旭說:“上了這麼多年課,第一次聽校長給我們上課,新鮮、驚奇,校長講得好,我聽得最認真。”

祁兵和學生們在一起
教師張歆華說:“我們覺得校長重返講臺後,會更准確地了解一線情況,也會更體諒我們。”再次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祁兵有了新感觸:兼課使她對教學一線的情況把握更准,和教師們在一起再探討課改問題時針對性更強,制定的課改決策符合教師、學生們的實際情況。

祁兵在講課
教師上課消極
主管部門開始整頓
此前,哈市南崗區7000多名教師,230多位校級領導,70位一把手,300多名主任,加在一起500多位領導很多都脫離了教學崗位。各方面對此意見頗多:似乎走上中層領導崗位就不講課成了約定俗成的事,很多教師謀求走上中層領導崗位,圖的就是一個清閑。老師看班子,班子看校長,拿著差不多的薪水,一線教師對此難免會有微詞,也誘發了一些消極情緒。
2011年開始,南崗區教育局每學期要對教師進行職業技能測評考試,極個別教師竟然只打了40多分。更令人警覺的是,教師中普遍彌漫著一種消極情緒,更有甚者課上不講課下講。2011年11月,周連華在上任南崗區教育局局長後,有一次和哈市教育局副局長孔玉范交流,孔副局長說:“我在哈三中當校長的時候一直堅持講課呢,上課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呀。我不明白了,現在的教師動輒就不愛上課了。”
周連華深受啟發:“500多名乾部絕大多數是從教育一線起來的業務骨乾,閑置本身就是浪費。同時,長期脫離教育一線怎麼指導教師。”南崗區教育局決定,從學校帶頭人、領導層開始入手抓課堂。
正教風校長重返講臺
起初,一些校長的聲音上來了:“我都這麼大歲數了,多少年都沒拿教鞭了,粉筆字板書早都荒廢了。”還有的校長開玩笑說:“現在的孩子都喜歡年輕的老師,我這麼大年紀了還不得被孩子們哄下講臺啊。”業務方面的生疏使校長們產生了“本領恐慌”。
“我們忙,各種事務纏身啊。”校長們的聲音傳到自己耳朵裡後,周連華明白,如果硬性把校長們一下子都逼上了講臺,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還可能適得其反。為此,周連華在會上表示,校長兼課也不是一刀切的,可根據校長的實際情況來,比如有的校長快退休了或身體不適,就不做硬性要求,再有就是講課內容上可以多種多樣,只要能得到學生們認可,得到老師們首肯。
兩個學期後,從一把手開始,校領導們紛紛安排好課時,在學生、教師關注的目光中走上了講臺,校長和教師一起備課,向名師取經,把自己當靶子請教師當評委……每天填表、簽到,校長、副校長、教學主任、教師聯合都要在上課課時表上簽字確認,進行自我監督,缺一人的簽字都不算數。
校長重拿教鞭
等於向課堂問效
“目前,還有不少一把手校長沒有回歸講臺,還有一些校領導實際講課效果一般,不過大家的神經繃緊了不少。”2012年,南崗區調整了十餘名校長,共出臺了20餘項規章制度,並獲得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28項國家、省、市級獎勵。2012年中考中,南崗區17中學、69中學、47中學、虹橋中學等公辦校也一掃近年來的低迷,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在行業測評中,群眾滿意度也大幅度提昇,由原來的全區第7名上昇到第4名。
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王斌興認為,現在的中小學教育的確存在著一種怪象:學生在課堂上不好好學,課下卻被家長拽進一個個補習班,不得不承認,課堂真的出了問題。他認為,提出一把手校長重返講臺,實際上是找了一個解決大問題的小切口,能否堅持下去並取得長效,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