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林甸實行縣級領導包保產業鏈工作制 重點打造16個產業鏈
2013-04-02 14:54:44 來源:大慶網  作者:崔義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正在興起的“蘆葦產業鏈”

  東北網4月2日訊 延伸產業鏈,興業富民強縣。近日,記者從林甸縣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對全縣主導產業發展的領導,加快構建具有林甸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築牢縣域實體經濟產業基礎,林甸縣委決定,在全縣實行縣級領導包保產業鏈工作制。

  今年,林甸縣將重點打造新能源產業鏈、地熱經濟產業鏈、乳業經濟產業鏈、設施蔬菜產業鏈、溫泉旅游產業鏈、禮品農業產業鏈、文化產業鏈、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大豆產業鏈、水產養殖產業鏈、北藥產業鏈、肉類產業鏈、糧食產業鏈、蘆葦產業鏈、新材料產業鏈和馬鈴薯產業鏈共計16個產業鏈。

  調研規劃、謀劃項目、招商引資、跟蹤服務……在《關於縣級領導包保產業鏈的實施意見》中,對各產業如何發展提昇、主要任務、推進措施都進行了明確說明,並對每個項目的包保領導、責任單位進行了細化落實。

  “產業鏈條如果落實到人頭、單位,進行細化、具體,就會更有抓手。”林甸縣副縣長王大偉說,包保的蘆葦產業鏈應該是林甸特有的一條產業鏈,確定包保後,每個包保領導和單位都研究、琢磨,想方設法把產業扶持好,讓產業快速發展。

  對於為什麼要抓產業鏈經濟,抓產業鏈經濟有哪些優勢、機遇和劣勢,產業鏈要從何抓起等一系列問題,林甸縣主要領導在林甸縣黨政聯席會議上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要抓產業鏈經濟?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搶佔市場先機,轉變領導方式

  抓產業鏈經濟對林甸而言是現實需要。抓產業鏈經濟可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可搶佔市場先機,更能轉變領導方式。

  林甸縣有資源,已連續四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畜牧業也發展得很好,奶牛、蔬菜、蘆葦等資源豐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提早謀劃、創造條件,不能坐等條件。林甸縣拉伸延長產業鏈需要招商引資、建設項目、搞好服務等,如果不這樣做,未來就沒有出路,經濟發展就會永遠停留在小農經濟和傳統經濟層面上。

  抓好產業鏈經濟是林甸未來發展的出路,也是必由之路。就目前市場來看,食品產業等以消費為主的產業,供不應求,特別是高端、健康的食品供應不足,市場空間很大。林甸縣將瞄准這個方向,抓住、抓牢、抓實農副產品深加工這個產業鏈,並以此為突破口,提高林甸工業化水平。林甸臨近機場,是哈大齊工業走廊上的重要節點,土地廣袤,農業資源豐富,為此要明晰自身優勢,找准發展切入點,主動研究政策、制定規劃,支持企業擴大規模,提高產品市場供應能力。

  “全黨抓發展,中心抓經濟,重點抓項目”,這是市委的重大部署,林甸就是要抓好產業鏈經濟這個載體,實現興業富民強縣目標。由於產業鏈跨行業、跨部門、跨層次,因此需要各級乾部集思廣益、全面參與,把更多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中游加工企業的環節上,放在招商引資和引建項目上,按照縣委部署,認真抓好落實。

  抓產業鏈經濟有何優勢和機遇?

  緊抓重大機遇,用好自然、土質、生態、機遇、政策和組織六大優勢

  林甸縣發展產業鏈經濟在勞動力優勢、區位優勢方面都不十分明顯,但林甸縣具備自然優勢、土質優勢、生態優勢、機遇優勢、政策優勢和組織優勢。

  林甸自然資源雖然比較散,卻很豐富;土質與北部其他縣份比較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黑龍江省的積溫,相對來說是偏高的;在農產品深加工方面,林甸縣堅持打“綠色、健康”牌,溫泉、草原、濕地是林甸獨一無二的資源……

  同時,林甸縣還將緊抓國家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等重大機遇,主動出擊,選擇性引進企業,加快產業發展。

  處級領導抓產業鏈,為縣鄉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特別是在組織、指導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以及在技術指導、技術服務、為農服務體系化建設、擴大基地規模等方面,都能凸顯組織優勢。

  把握好優勢,服務好企業,組織好農戶,從這些都能看出林甸縣大力發展產業鏈的信心和決心。


 

  產業鏈經濟從何處抓起?

  抓好產業市場分析、龍頭企業培育和基地、環境、品牌建設

  “要抓好產業市場分析,抓好龍頭企業培育,抓好基地、環境建設和品牌創建。”縣委主要領導的一席話給全縣乾部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要圍繞重點產業,在全面掌握信息資料、做到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目錄進行研究推進,做到形成一個報告、引進一個項目、建設一個基地、形成一個品牌和拓展一方市場。

  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資料,纔能更好地確立出擊方向、研究引進企業,纔能提高和保證抓產業鏈經濟的成功率。林甸縣委要求各級乾部在搜集信息方面,除了利用網絡整理外,還要善於把握專業機構、協會等最新的產業報告,做到全縣共享。在龍頭企業培育方面,林甸縣將堅持培育現有的、引進外來的,並適當研究給予政策扶持做大做強。

  在基地建設方面,林甸縣將緊密聯系十八大精神,重點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突出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下大力氣建好基地,提高縣域產業發展競爭力和吸引力。

  針對16個產業鏈,林甸縣要求各級乾部要突出市場分析、下步打算和發展目標,以及形勢分析和對林甸縣情的分析等主要內容,最終形成產業鏈課題報告。

  產業鏈實行包保後,各級乾部要突出實乾,引項目、建基地、創品牌、拓市場,通過產業鏈實現效益增長。

  實行處級領導包保產業鏈,就是要把林甸縣“興業、富民、強縣”的宏偉目標、壯大工業實體經濟的具體任務和三年目標落到實處。縣委要求全縣乾部群眾,要深刻領會縣委確定的包保產業鏈工作制意圖,真抓實乾,抓好推進落實,保障各條產業鏈都有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