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4月6日電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2013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為“關注高血壓”。在世界衛生日即將到來之際,哈爾濱醫大二院開展介入方法治療頑固性高血壓,取得良好成效,為高血壓屢治不降的人群打開一條嶄新的治療途徑。據了解,該項技術目前僅哈爾濱醫大二院、北京阜外醫院等國內少數幾家心血管疾病權威醫院率先開展。
家居住在哈爾濱市的季先生今年64歲,患有高血壓癥兩三年了,退休以前,季先生煙酒不斷,應酬也很多,年輕時以為自己身體好,也不太在意。但他剛剛退休不到一年,時常感覺睡覺時呼吸困難,上樓梯或者做家務就頭暈、渾身是汗。不久,季先生被確診為高血壓,但隨後兩三年裡,季先生接連換了幾種降壓藥,都不能阻止血壓持續昇高,最高時已經達到200/120mmHg。近日,哈爾濱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於波教授為季先生實施了“經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通過介入治療抑制交感神經,從而達到了降壓目的。目前季先生血壓恢復接近正常,已經順利出院。
據於波教授介紹,所謂“頑固性高血壓”,一般是指: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礎上規律服用3種足量的不同作用機制的降壓藥物,其中之一為利尿劑,但血壓仍不能達標。於波教授介紹,隨著人們日常生活不斷豐富,應酬越來越多、吃喝越來越好,高血壓患者逐年增多,其中,頑固性高血壓約佔高血壓人群的十分之一,東北地區比例還要更高,而且這類人群往往心血管並發癥多、致死率高、預後較差。因此,臨床上一直在尋找新的治療手段,希望能夠簡單、安全、有效地控制頑固性高血壓。多年來研究表明,交感神經過度激活不僅是高血壓發生和維持的關鍵因素,在代謝綜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終末期腎病等疾病的發生發展中亦可能起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抑制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被認為是治療頑固性高血壓及其相關並發癥的一個重要靶點。而腎髒交感神經的傳出與傳入纖維對交感神經的激活起重要作用,消融位於腎動脈外膜的交感神經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交感神經的激活。
據悉,經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是一種非藥物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的新技術,患者僅需在局麻狀態下,經穿刺大腿根部股動脈,將一根僅一毫米左右直徑的射頻消融導管頭端送到腎動脈內,傳遞射頻能量至腎動脈外膜,達到選擇性消融腎交感神經的目的。該療法微創,操作時間不到30分鍾,術後恢復快,並發癥少,治療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