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等一下,我先‘團’兩張電影票,再‘團’個好吃的!”說著,王娜打開團購網站的頁面,熟練地團購電影票和美食套餐,收到確認短信後和好朋友樂呵呵地出門了。
如今,像王娜一樣消費前先團購的市民非常多,看電影、吃飯、唱歌要團購,剪頭發、做美容也要團購。團購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相關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大慶人的團購消費就達601.8萬元。
團購消費一年間增三倍
2011年,團購網開始進入大慶,一部分市民開始嘗鮮團購帶來的實惠。隨著團購網涉及本地服務類別和數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接觸團購網,消費群體日益擴大,消費金額不斷提高。
團購導航網站團800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大慶團購成交額共601.8萬元,與去年同期成交額147.1萬元相比,增長了三倍還多。
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2月份,我市所有團購網站銷量達到10.1萬份,在售團單1553個,平均折扣5.6折/單。其中,成交額最高的一單售出1755份,成交額達到17.4萬元。
電影票和自助餐最受歡迎
在眾多團購商品中,大慶人最喜愛的還是電影票和自助餐的團購。
市民吳迪說,現在團購網上的餐飲套餐種類很多,不論是火鍋還是炒菜,應有盡有,團購能省不少錢!”
在一家影城的售票處記者看到,影院設置了專門供團購消費者兌換電影票的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團購看電影的市民非常多,影院就設置了專門的窗口。
團800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份,通過大慶團購網站售出的影票共3.1萬份,佔全部銷量的30.7%。銷量最高的一單,售出5984份,成交額12.7萬元。
而成交額最高的自助餐類團購,2月份實現銷售額162.4萬元,佔全部成交額的27.0%。
價格低廉和操作方便是制勝“利器”
以往團購都是通過電腦操作進行,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團購也逐漸被市民認可。
據了解,以往每年春節期間,受春節返鄉潮和長假因素影響,團購網站都會遭遇“流量荒”而使成交額大幅下降,但今年2月卻呈現出“淡季不淡”的良好態勢。
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分析指出,今年1~2月團購業績增長的最大引擎來自於智能手機的團購熱潮。據介紹,眾多團購網站分別推出了自己的“APP”軟件,方便消費者隨時登陸團購。
在價格低廉的基礎上,多家團購網站今年紛紛推出可到店憑券碼直接消費的無需預約型團購,更方便消費者。數據顯示,從2013年起主流團購網站每日售賣的團購產品中“無需預約”類數量逐漸增多。以佔團購市場近六成的餐飲團購為例,“無需預約”佔比已達14.2%,而這一比率去年還不到10%。
胡琛表示,隨著手機團購和無需預約模式的推廣,大慶地區的團購平均折扣達到5.6折/單,這大大改變過去3年低毛利的競爭環境,團購環境得以改良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