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8日訊 清明當日祭祖這一習俗沿習了多年,然而近年來,清明當天“掃墓”的舊俗已經悄然改變。今年清明節三天假期中,哈市接待的掃墓人群同比降六成,減少約46萬人次,更多的人選擇了提前祭祀或其他祭祀方式。清明小長假期間人們的出行方式也悄然改變,公路和鐵路客流量下降、航空客流量增長,人們的出行目的從回鄉祭祀變為外出旅游。種種變化顯示,清明節不再僅僅是“掃墓節”,清明“祭”正逐漸向清明“游”轉變。
觀念之變
錯峰祭祀盛行清明祭掃人流銳減46萬
哈市林楠今年4月1日一大早就和家人去皇山公墓祭掃,“去年掃墓就是清明節去的,別提多遭罪了,一路上都是車,公墓裡全是人,今年就想著早點去。其實只要有心意就行,不一定非趕當天湊那個熱鬧。”林楠說。記者解到,現在錯峰祭掃盛行,許多人都選擇提前返鄉祭祀。
乾坤園公墓負責人對記者說,每年清明節期間都是祭掃高峰,清明節當天更是人山人海,然而今年的情況卻大有不同。今年3月23日進入祭掃高峰,3月30日和31日達到了頂峰,其後的4月1、2、3日也迎來眾多祭祀人群。相比較而言,今年清明節期間來掃墓的人反倒是少了許多。
哈市民政部門的統計數字更是證明了這一巨大變化,去年清明節小長假期間,哈市共接待祭祀群眾74.28萬人、車輛17萬臺。今年清明節,哈市接待祭祀群眾28.59萬人、車輛69370臺,其中人數減少近46萬,同比減少近六成,車輛減少近10萬臺。
趨勢之變
“節前掃墓假期出游”清明祭祀和旅游兩不相誤
許多市民都選擇了提前祭祀,那麼在清明假期中,市民們又會做什麼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節前掃墓,假期出游。”漸漸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3月中旬,哈市的董芬芬就報了去韓國的旅游團。“我們在節前,就已經去公墓祭掃過了,這樣清明假期就可以出游了。現在周邊城市還有些冷,去韓國旅游溫度正好。”董芬芬說。哈市的柴甜也為清明小長假做了精心准備,3月23日她就和父母一起去公墓掃了墓。假期准備與父母一起去北京,好好享受清明小長假。
隨著時代的變化,祭祀的形式也在變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先掃墓再出游這樣兩不相誤的方式來度過清明長假,清明“祭”漸變清明“游”也將是未來的趨勢。
出行之變
鐵路、公路客運客流減少
航空、自駕漸成市民首選
隨著“節前掃墓,假期出游。”的觀念越來越被認可,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發生了的變化。
在去年清明假期,哈爾濱火車站發送旅客34.6萬人,哈爾濱太平機場運送旅客6萬人次。較去年相比,今年的數字又有所變化。其中,今年公路客運發送旅客同比減少6.7%;鐵路方面,哈爾濱站發送旅客30萬人左右,同比略降;航空方面,機場運送旅客同比增12%,其中去往北京、上海、杭州、大連等城市的航班客座率達到了90%。
據哈市交警部門介紹,今年清明期間,自駕出行、周邊踏青和外地來哈購物的車輛已遠超前去公墓掃墓的車流。公路和鐵路的客流下降體現人們回鄉祭祀的意願有了改變,而自駕和航空人數的增長,體現了清明期間人們出游意願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