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推動城鄉勞動力自由流動——從今年起,我市將通過3年的努力,促進市場化配置資源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形成城鄉土地高效利用、投融資多元化、城鄉勞動力有序流動的新體制、新機制。
據了解,自2011年我市被確定為『全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試點市』以來,全市上下以破除城鄉二元體制為突破口,重點領域和區域的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起,我市城鄉統籌體制機制改革將逐步邁向『深水區』。按照《牡丹江市統籌城鄉改革發展規劃(2013—2015年)》部署,我市將用3年時間,對土地、資金、人力等要素進行統籌城鄉配置。
加快以還權賦能為核心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我市將建立健全『1+10』政策框架體系。該體系包括1個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文件和土地經營權、使用權登記流轉管理等10個實施辦法。今年,我市將全面完成農村產權確權登記發證,確保農民對承包經營地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益。
為實現統籌城鄉資金配置,我市將逐步建立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的金融體系,創新金融服務品種和方式。今年將組建牡丹江市城郊城鎮化投融資平臺公司,並通過扶持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加快金融服務向農村延伸。
在推動城鄉勞動力自由流動方面,我市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地登記戶籍和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市域居民自由遷徙。今年,我市將完成住房保障、社區管理、勞動就業、養老保險、醫療救助等農村居民變城市居民的『1+5』政策框架體系,建立進城農民工安居樂業政策體系,引導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