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訊 依托資源、圍繞項目、突出特色、跨越發展,今年林甸縣全力謀劃建設55個縣級重點項目,打造18項民生工程,其中,有31個被列為市級重點項目,5個被列為省級重點項目。

忙碌的物流園
“去冬今春,我們采取會商會辦、跟蹤檢查、產業鏈包保等措施,強力推進了項目建設,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到80%以上。”4月1日,林甸縣委經濟工作部部長田紀學對記者說。
現在,林甸縣主要以促進實體經濟、工業經濟、溫泉經濟協調科學發展為著力點,統籌兼顧農產品深加工、溫泉旅游開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工程等各類項目,突出重點布局,抓住重點提昇,依托重點聚力,突破重點先行。
全縣今年建設的市重點推進項目有31個,24個項目在3月15日開復工,另外7個項目在4月初開工建設,為新一年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進“國際溫泉名城”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11個工業項目如火如荼
“真沒想到,政府辦事效率這麼高。正月十五剛過,我就拿到了營業執照等手續。”天路酒業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基酒項目負責人興奮地告訴記者,該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達產後,年可實現利稅9000萬元,安置300人就業。
為了加快興業、富民和強縣的進度,今年,林甸縣把發展工業項目、壯大縣域實體經濟擺上了經濟工作的首位,提出“鞏固發展優勢傳統產業,優先發展工業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思路,確定建設重點工業項目11個,總投資超過33億元。
在紅旗鎮立宏年發電49.5兆瓦風力發電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為開工建設做准備。經過去年的建設,該項目昇壓站地質勘探已完成,臨時施工用電設備已架設完畢,紅旗、先鋒、銀光三個風電場已完成昇壓站基礎建設。該項目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就等開化後盡早動工,爭取年底並網發電。
為確保項目建設一路“綠燈”,縣工信、環保、規劃、土地等相關部門倒排工期、領導包保、跟蹤問效,深入建設一線現場辦公,開通手續辦理綠色通道。
目前,全縣11個重點工業項目已全部開工。
7個農業項目蓄勢躍昇
“我們1368平方米的水稻智能催芽車間已經建成,滿負荷生產可催芽200噸,能滿足5萬畝水田的播種需求。”東興鄉福興村黨支部書記王樹春所說的,就是這個縣的水稻智能催芽基地項目,在三合鄉漁場村也同步建設了這樣一個催芽車間。
林甸縣延伸農業產業鏈,深入實施“五花”增收戰略,全力推進棚室基地標准化建設。同時,圍繞“五花”經濟,謀劃建設盛牧肉羊養殖、育苗工廠、伊利牧場、水稻智能催芽基地、高效節水灌溉、2萬畝優質苜蓿基地、生態有機棚室果蔬基地等七大農業項目。
荒地變良田,良田大豐收。這是林甸縣三合鄉農民對現階段漁場變化的最大感受。由昔日的鹽鹼地到現在的水稻良田,畝產可達800斤這個數字著實讓人驚喜。而這些改變,只是林甸縣鄉鎮重點工作推進的一個縮影。
6個服務業項目提檔昇級
2013年,林甸縣提昇以旅游為主的服務業檔次,著力昇級旅游承載功能,打造一站式旅游景區。同時,加快實施物流業、賓館業、餐飲業、金融業、商貿業、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配套服務產業,重點推進項目6個,總投資約20億元。
近日,記者在溫泉之家主題游樂園項目區看到,十幾臺挖溝機和幾十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地工作。據了解,該項目已經完成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計劃2013年9月中旬完成全部工程並試運營。
據介紹,林甸溫泉之家主題游樂園預計總投資3.48億元,是一座將高科技聲光電、影視特效與多媒體網絡等完美結合,集展示、科普、娛樂、休閑及參與型表演於一體的以恐龍、祈福、溫泉為主題的綜合性游樂園。
記者在明道酒店項目區所在地看到,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和主題框架建設,幾個工人正在做前期備料工作。
據了解,該項目總佔地面積157929平方米,計劃投資6億元。該項目是以“生態”為特點的集自助式休閑、度假游的旅游項目。
另外,溫泉文化旅游綜合體、低碳物流園、俄羅斯溫泉療養院二期等項目都已開工。
9個民生項目惠及百姓
林甸的發展依靠的是百姓,發展成果理應與百姓共享。今年建設的9個民生項目就是對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
在縣住建局辦公室,三條道路改造項目效果圖讓記者眼前一亮,縣裡老城區的22條道路將變為“坦途”,林依路40多公裡的路面將平整暢通,西環北環的道路將寬敞明亮。
地下排水管網不暢,一下雨,路面積水成河,髒水灌進居民家,居民苦不堪言;道路受雨水反復浸泡,軟塌塌的,汽車一壓路面直翻漿,給百姓出行帶來極大不便。這就是雨後林甸縣部分街道的真實寫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今年,林甸縣投入9200萬元對城南新區地下管網和主要街路進行徹底改造。
除此之外,城鄉居住區改造項目、縣一中教學樓及貴友體育中心整合項目、全國新能源應用示范區項目等工程也已經開工,並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百姓感受到縣域發展帶來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