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9日訊 “我在城市園林崗位上乾了30年,在主城區種的樹至少也有6萬棵,可令我至今難忘的是,去年布拉萬臺風肆虐哈爾濱,大街上倒了很多樹,我親手伐除的倒樹就有上百棵,這讓我至今仍心疼不已……”53歲的哈市香坊區園林綠化管護一中心綠化隊長馬文盛,從事園林綠化工作30年,但對在去年布拉萬臺風中搶救大樹和伐除大樹仍然記憶猶新。他希望市民珍惜身邊的樹木,對城裡的樹木懷有敬畏之心,自覺愛護樹木和花草,讓城裡的樹木能像和我們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
慘景:
大樹成片倒在路上
去年8月29日,馬文盛和平時一樣5點起床,他拉開窗簾一看,昨夜的大雨仍在下著,一條條水柱順著窗戶玻璃往下流,小區裡的樹已經嚴重傾斜了。馬文盛趕緊給香坊區園林綠化管護一中心主任郭峰打電話詢問情況,“香坊區損失也挺重,現在都要趕往現場進行管護。”聽到郭主任的回答,馬文盛匆匆出了門。
從道裡趕往香坊的途中,一路的景象讓馬文盛連聲嘆氣,“街路上全是水,安心街上3棵胸徑20多厘米的楊樹橫倒在路上,中山路、李范五花園一帶樹木全部傾斜。”這是他從業30多年來遇到的最大一場天災,街路上的樹成片傾斜,就像電影裡的災難場景一下子搬到了他的眼前。
糾結:
10分鍾伐8米高樹
馬文盛和另外4個人臨時組成一個搶險小隊,先到安埠街銀行胡同,這是一條長約300米、只能並排通過兩輛車的小街,地上的雨水已經沒過馬文盛的腿肚子,整條街近百棵胸徑約20厘米的楊樹全部傾斜,還有10棵楊樹完全倒地,樹根都裸露在外邊,其中3棵砸中了停在路邊的車輛。
“先處理橫在街路上的樹和可能給行車造成安全隱患的危樹,打通路、保交通。”面對多年辛苦栽種養護的樹,不管有多麼心疼與不忍,但為了城市交通的安全,馬文盛還是迅速地開展了應急搶險工作,伐掉危樹。馬文盛伐的第一棵樹是砸中車的楊樹,“那棵20多厘米粗的樹被臺風連根發起,主根嚴重受損,不能活了。”馬文盛說,伐掉一棵樹也就10分鍾,而長成七八米高卻至少需要10年,種與伐兩個相反的行為,讓他在搶險的中感到很糾結。
驚險:
樹倒砸車司機無恙
馬文盛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每一個電話都是一個搶險求助。
在漢水路上,有一黑一白兩臺奧迪車被一棵胸徑約50多厘米的大樹壓扁了,就連車?轆都壓沒氣了,“我們的樹都上了保險,出這事需要保險公司的人來看現場,還要拍照,作為理賠的依據,但那天沒有這個時間,都是通過電話協調,我們給拍張現場照片,就趕緊處理了。”此時,馬文盛又親眼目睹了驚險一幕。一輛車緩慢駛來,在靠近道牙子邊處停下,可是,車剛停穩,一棵胸徑約40厘米、已嚴重傾斜的大樹突然倒下,正好砸中這輛車,大樹把車壓得嚴嚴實實,好在那司機從車裡鑽了出來。一面搶險,一面還不斷出現危險,牌匾、樹枝在風中搖曳,馬文盛不得不加快速度,生怕再出意外。
難過:
無奈伐樹心痛不已
直到晚上10點多雨纔停,馬文盛的工作服早就被澆透了,雙腳泡在雨水裡,牙不停地打顫,手凍得透紅。馬文盛回到家時已是次日凌晨3點多了,鞋、襪子和腳已經粘成一體,脫襪子像揭肉皮一樣刺痛……可老馬沒覺得腳疼,心卻很疼,因為那天經他手“處理”了100多棵樹,“我這一輩子都在種樹、護樹,那天卻伐了那麼多樹,要自己砍自己種的樹,那種滋味,真是不好受哇。”
“布拉萬”過後,還有一樣緊急任務,就是扶正倒伏樹木。第二天早上7點多馬文盛又上路了,“只要傾斜的大樹還沒有傷到主根,我們都把它扶正,須根傷的太重,就給樹抹頭,減少水分流失,保護樹根不被枯死,凡是有一線生機的倒伏樹木,我都盡可能的留住它們。”馬文盛告訴記者。
希望:
對城區樹木要有敬畏心
乾了30年城區園林綠化的馬文盛,種了大約6萬棵樹,其中,品種最多的是丁香、楊樹、柳樹和榆樹。
“在城裡種樹,不比山裡,也趕不上田地,土壤不好不說,立地條件還很差,地下有很多建築垃圾,地面有很多硬鋪裝,同時,還要遭受汽車尾氣等各種損害,最嚴重的,還有臺風的肆虐,從小苗長成大樹非常不容易……”馬文盛說,城區的樹木,也是城市的一員,它們對我們的要求幾乎為零,卻給予我們很多,不僅提供了新鮮的空氣、綠蔭,而且還給予我們勃勃生機和修身養性的綠色。馬文盛希望,哈爾濱市民能和綠化園林工作者一道,對城裡的樹木懷有一份敬畏之心,自覺愛護樹木和花草,從點滴小事做起,比如,在草坪返青的時候,不去踐踏;在樹木開花的時候,不去折枝;盛夏給花草樹木澆點水;在樹木被大風吹斜時,伸手去扶一把,並把根土踩實……讓城裡的樹木,能像和我們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