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大慶4月10日訊幾十個孩子聚集在一間普通的居民住宅樓內,除了午睡時間,從來到走的一天時間幾乎都是在這個房間裡度過。老師的管教聲、孩子們的玩鬧聲,讓樓裡的一些想好好休息的居民叫苦不迭。
這就是一所民宅內的幼兒園給鄰居帶來的煩惱。暫不說幼兒園有沒有合法的手續,單是這擾民以及安全問題,已足以令人擔懮。

透過門縫可以看到屋裡擠了很多孩子
一棟樓裡兩家幼兒園
4月8日,家住銀浪馨苑街1號公寓樓裡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先生反映,稱他家所在的公寓樓雖然是商住兩用,但只有二層以下是真正的商服用,二層以上都是居民住宅房。但是,二層以上的一些住宅房屋也被改成商用,有公司有旅店也有幼兒園。其中,讓樓裡居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幼兒園。
馨苑街1號公寓樓,在這棟鄰街的商住混用公寓樓中,下面兩層是商服用樓,其中一家為大型綜合性超市。二樓以上,是公寓型居民住宅樓。
通往樓上的四號單元門的上方,安放著“溫馨幼兒園”的廣告牌。進入三樓以後,在走廊一側盡頭的兩扇玻璃門上也張貼著“溫馨幼兒園”的廣告語,一家長帶著一女童在玻璃門外敲門。半晌,無人出來開門,這位家長拿出手機撥打了一個電話。幾分鍾後,一女子打開幼兒園的門將女童接到園內。
由於是公寓樓,這層樓的居民都共用一個走廊,所以每個居民家裡發出的聲音都有可能會影響多家鄰居。
大班小班混成一班
公寓樓的307、308室,房門是緊鎖著的,門上分別用貼紙貼著星星和月亮的圖案。站在門外,可以聽到房間內發出的雜亂無章的孩子的聲音,有哭鬧聲也有玩耍聲,摻雜其中的還有女子的管教聲。按照反映人的說法,這兩扇門裡面,應該就是幼兒園。
該幼兒園的老師熱情地介紹了幼兒園的收費標准以及入園需要准備的物品。幼兒園室內靠牆一側擺放著一排小椅子,多個孩子坐在椅子上聽另外一個女老師講著什麼。個別年齡較小閑不住的孩子,在地中央來回走動打鬧著。
對面牆邊擺放著多個小桌椅,稍大一點的孩子正坐在桌子前寫著字。一老師說,坐在椅子上以及滿地走動的是小班孩子,而那些坐在桌子前寫字的是大班孩子,用不了多久這些大班孩子就要昇到學前班了。

幼兒園走廊裡一塊壞了的玻璃讓家人很擔心
室內玩具少室外活動無
幼兒園的門口處,堆放著家長們用整理袋給孩子帶來的衣物,每個整理袋上都寫著孩子的名字。老師說,該幼兒園小班收費是380塊錢每月,周末如果也送就再多加50塊錢。
室內孩子們的活動,或許因為空間有限而不能自由活動,並且室內也沒有什麼供孩子們玩樂的設施或是玩具,孩子們更多的時候是坐在椅子上,或是相互追逐嬉戲。一個相對較大的小班男孩,坐在椅子上一直斷斷續續地哭著。
由於怕小班孩子打擾到大班孩子們的學習,老師會要求小班孩子們盡量遠離大班孩子的學習范圍。於是,供孩子們活動的空間也就顯得更加有限了。
從老師的介紹中了解到,室內大約有20多個孩子,除了午休時間,孩子全天的時間都在這個屋子裡度過,沒有室外活動的安排。
聲音嘈雜居民怨聲大
反映人說,他購買這裡的房子時,開發商承諾二層以上都是居民住宅,這一點房屋產權上也寫得很明白。由於孩子們的吵鬧,一些居民休息不好,居住環境受到了很大影響。一居民說,清明節期間自己放假在家休息,但幼兒園的孩子卻一天都沒休息,弄得他覺得自己的這個清明假期算是白放了。所以,該樓裡的一些居民希望相關部門能出來制止這些在民宅裡開辦幼兒園的行為。
當然,對於這些開在民宅裡的幼兒園,也有一些人是表示歡迎的,其中絕大多數是一些家中有孩子的外來務工人員。
4歲男童的母親張紅說,孩子該送幼兒園了,她老早就在小區裡公立園給兒子報了名,但被告知排隊入園的孩子太多,她家孩子還得等。而那些條件較好的私立園,動輒每月上千元的費用又讓張紅這種外來務工家庭有些吃不消。於是,張紅最終為兒子選擇了這種開在民宅裡的幼兒園。
有關部門不應視而不見
我省民辦幼兒園設置標准對民辦幼兒園有著明確的規定,其中包括:
有相對獨立、安全、固定的園捨,應達到大、中、小三個班以上的辦園規模,並按幼兒年齡段合理分班。幼兒人均活動室面積不少於1.5平方米,並有相應的戶外活動資源。
寄宿制幼兒園建築面積應不少於1000平方米。
幼兒園應設活動室、寢室、盥洗室、單獨兒童廁所、保健室、隔離室、辦公用房和廚房等,並符合安全、衛生要求。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單獨設音樂室、游戲室、體育活動室和家長接待室等。
參照這些標准,以上兩家幼兒園的辦學條件不言而喻。那麼,如何來規范這些幼兒園?如何給孩子更安全更舒適的學習環境、給居民更清靜的生活環境?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有所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