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訊 2012年,我省高新技術產值達到6006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技術成交額達到100.3億元,同比增長61.3%;全省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在全國排名由2007年的第14位晉昇為第12位。這是記者10日從全省科技成果招商及轉化對接會上了解到的。
龍江科技富礦
前景無限
我省是科技資源富集、科技實力雄厚的省份,科技成果可謂能“上天”也能“入地”。據省科技廳廳長趙敏介紹,從載人航天、三峽工程、北京奧運、青藏鐵路、西電東送、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阻擊“非典”、抵御禽流感……無論是國家重點工程,還是應對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都有我省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員在大展身手。
2012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值達到6006億元,同比增長20%;通過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行動計劃,促成525項科技成果實現省內落地轉化,全年技術成交額達到100.3億元,同比增長61.3%;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建設經過三年建設,正在投入使用,累計簽約項目256個,開工187個,竣工面積85萬平方米,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建築落成並投入使用,新建哈爾濱發電設備產業基地創新中心等3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省43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6家大學科技園,新增入孵企業510家;通過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全省院士工作站總數達到30家,進站院士32人,合作項目56項;全省企業專利申請量實現8509件。
“十一五”以來,科技綜合實力躍昇全國第12位,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04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年均增長25%以上。另外,全省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3萬件,是2007年的4.2倍,其中2011年同比增長128%,增幅居全國首位;擁有兩院院士38人,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位;擁有各類科技專業人纔87萬人。
科技產業發展
難題仍待解
近年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強省建設的決定》和《關於進一步發揮高層次人纔作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意見》,極大激勵了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熱情。但我省科技產業薄弱,企業創新能力差,科技成果轉化有待進一步強化。
當前,我省科技改革發展仍有待解的難題:研發投入強度(R&D/GDP)下降。2011年我省研發投入強度為1.02%,較上年下降0.17個百分點,全國研發投入強度為1.84%,我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82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日益加大。此外,研發投入結構有待優化,我省企業研發投入偏低,僅佔我省全社會研發投入的69.6%,全國企業研發投入比例為74%,比全國低4.4個百分點;企業還沒有成為創新主體。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偏少,2011年我省通過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僅有494家,北京達到7243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是我省的14.6倍。尤其是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研發了大批科技成果,每年平均達1500多項,流失的卻很多。
今年,我省科技工作將組織實施50個省重大科技項目,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100個,培育科技創新創業團隊50個;加快高新區建設速度,實現省內落地成果500項,產業化成果50項,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3%;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力爭達到1.5%,全省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
據悉,我省目前已將500餘項科技成果、75個重點項目、以及13個市地的產業需求和優惠政策在網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