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雞西
搜 索
『安全鎖』一路護航 讓村娃吃上『安全餐』
2013-04-12 16:22:05 來源:雞西新聞網  作者:范士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2日訊 食品安全不容忽視,學生飲食安全更不容忽視。密山市當壁鎮小學抓食品安全自始至終。給原材料采購上鎖;在加工制作環節中上鎖,從攤床到餐桌有了“安全鎖”一路護航,學生吃上了“營養餐”、吃上了“安全餐”。

  抓住采購,就等於抓住了安全的源頭。當壁鎮小學校長焦榮偉說,來自9個村的500多名學生,每年100萬元的采購資金,讓一些菜販子盯上了,托關系,找門子,要給學校送菜,學校避開人情風,怎麼也不松這個口。到密山市區蔬菜批發大市場進行“暗訪”,選擇吞吐量大的批發點,選擇證件齊全的批發點,選擇人品正派的批發點,看、聽、問、敲,最後把蔬菜采購定在“0號庫”。“0號庫”給出承諾:保證蔬菜新鮮、保證蔬菜質量、保證蔬菜綠色、保證蔬菜最低價、保證及時供應,堅決做到不坑、不騙學生,在“五保證、兩不”的前提下,學校與“0號庫”簽訂責任協議,將責任落實,將責任納入法律范疇。

  3月27日7點,記者隨從食堂管理員劉秀艷走進“0號庫”,記者看到,買的100多公斤的黃瓜、西紅柿、芹菜、茄子、圓蔥等蔬菜,十分新鮮。店主張麗雲說,利益是小事,安全是大事。每天先把最好的蔬菜賣給學校。不摻假、不提價。定點3年來,天天做到。“0號庫”到學生中調查,到家長中調查,滿意率百分之百。

  油料定點選在“855糧油店”,這個店各種手續齊全,經營正規。購買大豆油選大牌子的、購買面粉選正規廠家的。選真貨、選純貨、選行貨。大到蔬菜、米面油,小到油鹽醬醋,都看產地、看生產日期,再貨比三家,不貪小便宜,不輕視、不麻痺、不敷衍。

  “安全鎖”死死地封在進貨的渠道上。

  儲備分間。原材料儲存間的面粉、大米放在離地1尺高的木板上,生怕潮濕。

  蔬菜分類。各種蔬菜按品種依次擺在架子上,室內調溫,注重保溫。

  清洗分池。肉和蔬菜,各有各的池子,不串、不亂。

  消毒分類。最後按時間消毒、按品種消毒。

  15名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工作人員需要3次更衣,進門更衣,到操作間又更衣,給學生打飯到餐桌邊再更衣,工作人員到工作間開始,全程戴口罩。

  記者在學生餐廳看到,電子屏幕上滾動播出一日三餐食譜及飲食常識、蔬菜營養價值、食用藝術及反對舌尖浪費的宣傳。

  “安全鎖”死死地卡在每道工序上。

  學生飲食突出葷素搭配、粗糧細糧搭配,涼菜熱菜搭配、米飯面食搭配。一周的菜譜,由廚師長指定後,校長簽批,再向學生公布。

  在飲食安全的同時,養成學生講究衛生的習慣。學生飯前人人洗手。住宿生每周洗一次熱水澡。學生近幾年,感冒發燒的少了,流行病沒有了,學生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生活。

  5年2班姜澤龍同學說,在學校,吃得好、住得暖、玩得歡,吃饞了,家裡的飯都不願意吃了。王宇同學的家長王東江說,一個月280元的伙食費,很便宜的。

  “安全鎖”死死地扣在學生個人衛生養成上。

  主管校園食品安全的密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軍對當壁鎮小學的食品安全那是豎起大拇指,他說,近幾年200多萬元的投資,把這所學校打造成食品安全的放心校、“免檢校”。不論什麼時候,從地面到桌上,從旮旯到胡同,從學生穿戴到臉面,那是真乾淨,那是真利索。這個學校衛生達到A級標准。2012年,省食品安全現場會在當壁鎮小學召開,這標准,讓省領導及與會人員大開眼界,?!都震驚。一個鄉級小學,食品安全管理環環緊扣,沒有疏漏,全省不多見。

  副校長陳慶軍說,當壁鎮小學是密山市首批集中辦學試點校。剛開始,校長圖個省心,將食堂外包,可是家長鬧心了,錢沒少花,孩子吃不飽,家長上訪;這回校長由省心變操心,食堂由學校統一管理,並且是不追求利潤地管理,挖100多平方米的菜窖,降低成本,儲存秋白菜、土豆、蘿卜等幾萬斤,給家長減負。去年,離家近的學生家長“上訪”,要求待遇和住宿生相同,就餐學生增加70多人。

責任編輯:邱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