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6日訊 『我們將醫療文化加入小區改造規劃中,運用全新的規劃理念規劃改造建衛小區,希望小區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貌面向小區居民。』我市房產局物業管理科主任黃文博詳細講解了愛民區建衛社區的規劃理念。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次改造,讓建衛社區的居民告別以往髒、亂、差的居住環境,由於這個社區屬於我市比較早的建築社區,小區內一些設施已經不符合現在居民生活的需要。所以希望通過這次改造,給這個小區穿上新衣服,讓居民有一個舒適的家。』黃文博介紹說。
新理念打造『新外衣』
愛民區建衛社區位於愛民區新華路與建衛路之間,西曉雲街以北。小區內共有6棟居民樓,預計改造總平面面積將達到7200平方米,建築立面改造面積21000平方米。
『我們充分考慮到了該小區實際佔地面積小、樓間距近等一些實際問題,在進行小區規劃的時候,希望能夠給居民在小區內設置更多的活動空間,同時,還希望提高小區的綠化率。因此沒有像其他小區一樣運用大量的人工景觀小品,取而代之的是運用了大量的綠色植物,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改造,讓居民有一種「身臨綠境」的悠然感覺』,市規劃局總規修改辦公室主任尤海燕介紹說。
『聽說我們這小區要改造啦,那可真挺好的,這不就等於是人穿了新衣服嘛,誰不喜歡新衣服啊,我們小區的居民都贊成。』小區居民於海聽說建衛小區改造的消息十分高興。
小區換新顏安全有保障
『我姑娘今年上高中,每天晚上放學回來都特別晚,有時候我沒時間接她,特別擔心她的安全。』王麗娟語氣中透露出對女兒的擔心,也引起了小區居民張詠梅的共鳴,『可不是,我家姑娘也上學,我們這個小區,年頭兒太久了,沒有電子門,路燈也時好時壞,別說孩子了,就我自己晚上回來晚都害怕。』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交流中黃文博感到了一份責任。『根據居民的反應,我們將把安全問題放在規劃首位,在對建築立面改造的同時,我們將會在規劃內添加電子門等安全措施,力爭讓居民在住上舒適屋子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安全。』
徜徉小區感受醫療文化
小區內綠樹成陰,似花園,成美景。在南丁格爾雕像前感受心靈的純淨,老伙伴們三五成群,在休閑長椅上討論家長裡短,晚歸的孩子再也不用恐懼漆黑的院落,因為庭院裡的燈就像家裡的燈一樣,為你守候一份安寧。
南丁格爾給人們以幫助,這就是建衛社區的設計理念,依靠著這樣的理念,全新規劃的建衛社區將呈現給小區居民一個得以信賴和安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