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市公布最新『癌譜』 肺癌肝癌腸癌等居前五位
2013-04-17 09:01:5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華虹 孫瑜淼 楊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7日訊 4月15日至21日是第十九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市疾控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肺癌、肝癌、腸癌、胃癌、乳腺癌位居我市惡性腫瘤發病前五位。

  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分鍾有6人被診斷為癌癥,有5人死於癌癥,人一生中患癌概率為22%。

  癌癥的發病誘因包括遺傳、個人生活習慣以及環境等,除了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佔的比例最大。環境污染、室內環境污染加重等外部致癌環境因素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煙率居高不下等由個人所致的自身環境因素可能誘發肺癌,卻常常被忽視。

  專家提醒,33%的癌癥發生在肥胖人群中,腰圍每增加1寸,得癌癥的風險就會增加8倍以上。其中,肥胖女性患惡性腫瘤的危險更高。

  大腸癌篩查患病檢出率32%

  日前,哈醫大二院開展了省城市癌癥早診早治大腸癌項目,在全市范圍內對1138名40歲至69歲腸癌高發人群的篩查中,患病檢出率為32%。其中,查出息肉患者287人;管狀腺瘤(屬於癌前病變)患者30餘人;早期癌癥患者2人,已經接受手術治療。專家稱,近幾年我國大腸癌以4%至5%的趨勢遞增。

  『查出的患者佔篩查人群的32%,這個比例很高。』哈醫大二院副院長王錫山介紹,由於大腸癌早期一般表現為腹瀉或便秘,極易被診斷為腸炎而延誤治療,因此多數患者發現時病情已發展到中晚期,使得每年有近十萬患者死於大腸癌。

  大腸癌雖算不上是遺傳病,但確實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親屬中有人患過消化道腫瘤,其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比普通人群高2至6倍。因此,這類高危人群如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如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以及貧血、消瘦、無力等癥狀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醫生建議

  預防大腸癌重要是把住『口關』,吃飯無規律、喜愛刺激性食物、常吃高脂肪、高熱量等快餐食物、油炸食品等都會成為腸癌發病的定時炸彈。因此,平時應多吃綠色蔬菜、豆類食品及新鮮水果、高蛋白的瘦肉、蛋類等食物。

  乳腺癌成女性健康頭號殺手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環境因素的變化,乳腺癌患者逐年遞增,並呈現低齡化趨勢,已成為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一位。

  58歲的李桂芬家住我市郊區,4年前,她的左側乳房開始隱隱作痛,因為吃止疼藥後就能緩解些,便沒當回事。直到兩年前,疼痛開始加重,左側胳膊疼得不敢抬,晚上疼得睡不著覺,老人開始四處求醫。聽說村裡有人用偏方治好了同樣癥狀的病,老人便去『取經』,開始貼所謂的『神奇』膏藥。貼了幾個月膏藥後,病還是沒好。堅持貼了近一年,直到因乳房潰爛處大量出血而致休克,家人纔急忙把李桂芬送到哈醫大二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老人病情危重,已是局部乳腺癌晚期,所幸癌細胞並未轉移。

  哈醫大二院乳腺外科主任張建國說,乳腺癌作為一種『富貴病』,原本高發於歐美國家,但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壓力加大,在我國大中城市,乳腺癌的發病率已經超過宮頸癌的發病率,居於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目前,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已達十萬分之五十左右。發病年齡早,每年乳腺癌以3%至4%的增長率急劇增長,最小的乳腺癌患者僅有10多歲。

  醫生建議

  就診晚、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是臨床中發現的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女性早期乳腺癌基本沒有病痛感。因此,除了每年到醫院做一次定期婦科檢查外,還應學會定期自我檢查,觀察乳房是否對稱、是否有腫塊、乳頭是否有凹陷等,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垂體瘤發病佔顱內腫瘤10%

  32歲的李紅產後兩年間,小巧的骨骼變得碩大,體重從110斤長到150斤,鞋從35號長到38號,鼻梁變寬,下巴變大,嘴脣變厚,面部還有濃重的黑色毛發。除了越變越難看外,她還開始頭痛、視力下降。

  日前,李紅來到哈醫大二院檢查發現,原來自己的巨變是因腦瘤所致,腦垂體瘤使人體的激素分泌異常引起『巨人化』。為了避免開顱之苦,神經外科四病房主任葉偉通過內窺器,通過其鼻孔摘除了葡萄粒大小的腦垂體腫瘤。李紅終於擺脫了困擾她兩年之久的怪病。

  葉偉介紹,垂體瘤是腦垂體發生的一種良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上昇趨勢,垂體瘤發病佔顱內腫瘤的10%。腦部腫瘤引發的腦型肥胖往往是手腳寬大、頭顱及面容寬大、鼻翼肥大、嘴脣增厚,並出現聲音嘶啞、睡眠打鼾等癥狀。

  醫生建議

  肥胖會誘發癌癥,因為肥胖者脂肪過多,體內激素分泌異常,導致過勞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很多惡性腫瘤的發生。因此,應注意個人營養均衡,觀察控制體重,體重一旦驟增,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