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近日,國際現貨黃金延續跌幅,在本月12日與15日兩個交易日金價跌幅更是超過200美元。緊隨國際金價變化的商場千足金價格同時也大幅跳水。至此黃金這一輪長達12年之久的牛市暫告段落。一時間國內各大媒體紛紛報道,在百姓間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抄底”藏金之風也愈刮愈烈。近日記者對我市黃金銷售市場進行了探訪。
“高掉”一夜回到三年前
“這價掉得也太快了,月初時買的10多克的一條金項鏈,當時每克410元,纔十多天的時間,現在就每克360多元了,多花了近500多元。”聽說金價掉了王女士趕緊來到金店看看。4月17日,在市工商銀行貴金屬部,相關負責人在工行貴金屬報價網站查閱了近幾年的千足金報價。當日千足金金條(未加工)報價284.87元/克,同2010年9月13日284.87元/克的價格基本持平,也就是說,目前的價格又回到了3年前。
對於周大福、六福等品牌來講,價格的波動更早也更頻繁。在新瑪特購物廣場金飾品櫃臺服務員介紹,六福專櫃,4月2日,千足金首飾價格是412元/克,4月15日下調到359元/克,由於金價隨後又有小幅拉昇,截止到4月18日又微調到362元/克。在一個月內,降幅高達近50元。業內人士都表示金價如此降幅,多年來尚屬罕見。
“吸金”熱潮湧現
“這個手鐲是多少克的呀,拿給我看下。”“服務員給我開票,就要這個4.8克的戒指了。”新瑪特周大福金飾品專櫃的櫃臺前,圍滿了前來選購金飾品的顧客。“這次金價降得挺多的,比促銷季還便宜不少呢,本沒想這時買,可掉了這麼多,得抓緊買,不知什麼時候又漲回去了。”剛剛買了一枚金戒指的年輕女士說。
記者看到很多人聞風趕來,幾乎每個櫃臺前都有挑選金飾品的顧客,服務員忙得團團轉,場面非常熱鬧。銷售員路女士告訴記者,自從金價開始大幅下調後,顧客每天都增加,銷量更是成倍的增長。
在我市其他商場的金飾品櫃臺也同樣出現顧客滿盈的場面,一家金店的店長表示,原本4月份是黃金銷售的淡季,沒想到金價大跌竟引發一波“抄底”潮,又逢“五一結婚季”的到來,金首飾銷量比平時翻了好幾倍,已經派專人到外地組織貨源了。
“抄底”謹防誤入“雷區”
據了解,4月中旬,市工商銀行紙黃金的開戶量相比同期呈上昇趨勢。僅15、16兩日,金條大單客戶頻現,銷量高達平日的數十倍之多。
市工行機構業務部經理秦國斌表示,此輪金價的大幅下跌,誘發了很多市民“買跌抄底”的心態。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此時應清晰定位黃金投資的目的,如果是分散整體投資風險,則不必過多考慮價格波動因素,一般根據資產比例進行合理配置、長期持有即可。國內很多專家也表示,如果關注黃金的歷史走勢的話,就會發現黃金並非一個只漲不跌的產品。黃金價格的走勢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市場心態和實力雄厚的機構的操作策略,普通投資者需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宜盲目炒短線,謹慎對待市場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