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金價大跌市民抄底『搶金』 業內人士:現在可出手
2013-04-24 10:26:12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4日訊 “現在黃金的價格雖然比前幾天漲了點兒,但還是挺低的,我打算多買幾樣給媳婦,讓她換著戴。”在某商場接連選了兩條項鏈、一枚戒指、一只手鐲的張先生說。

  4月23日,記者相繼走訪大慶多家銀行、錢幣公司和商場後了解到,受國際黃金價格下跌的影響,金條、黃金飾品等銷量都大幅增長,不少市民“抄底”購買,大手筆買者頻現,大慶多家銀行金條賣斷貨,不少人預交全款,等著拿貨。

  投資類金條賣斷貨

  據了解,4月3日開始,黃金的價格開始出現小幅震蕩,10日略有反彈,11日開始下跌,15日大幅度降價,16日黃金價格降至最低點,每克260多元,從4月17日開始黃金的價格出現反彈,但這並沒有影響市民抄底買金的熱情。

  “在黃金價格沒下降前,月銷售量大多在五六千克左右,隨著價格下降,購買的人明顯多了。”黑龍江銀豐錢幣公司的馬曉慧介紹說,4月8日至16日期間,銀豐錢幣每天都能賣出三五百克,其中單筆最大的成交量為1000克,後期價格反彈,但購買者並未減少。兩周的時間共賣出金條1萬多克。目前,不同規格的金條相繼售罄,僅剩1根500克的金條。由於現貨緊缺,連續幾天以來多位市民進行預訂,按照現價進行交易,日訂購量達到五六百克。

  興業銀行從4月8日到23日,實物類金條共賣出4000克。從銷售情況來看,50克、100克的金條較為普通,而買500克、1000克的大單較平時增多。由於現貨售罄,很多市民預訂下批金條。

  光大銀行大慶分行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市民對投資黃金看好,需求量增大,金條的銷售情況特別好,前期的庫存早就銷售一空,現貨大多還沒有到,前期的鋪貨也根本滿足不了市民的需求。目前,還有很多市民在諮詢和預訂。

  百萬訂單佔到兩成

  此次買金熱潮不僅來勢“凶猛”,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大單頻現。

  黑龍江銀豐錢幣公司的馬曉慧介紹說,雖然4月17日黃金價格開始上漲,但還有很多市民在爭相購買,4月18日一位市民就一次購買了2000克的金條,每克280多元,一共花了56萬多元。

  興業銀行的工作人員透露,幾天前該行也出現了單筆最大的成交額,一位市民共購買了1500克的金條,共花了45萬多元。

  由於各銀行投資金條現貨告急,多家銀行預訂金條量驟增,其中不乏訂購上千克金條的。

  光大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雖然前期有很多人預訂,但銀行並未大量接單,經過不斷調整、適應,從4月15日開始,接單量增多,大額訂單頻現,僅百萬元以上的訂單就佔到總接單量的20%以上。從整體情況來看,無論是銷量還是預訂量,都是平時的數倍。

  一商場黃金銷售額增3倍

  黃金價格走低,除了金條,各種黃金飾品的成交量也大幅增長。

  最近一段時間,各大商場的金店裡顧客很多,每個櫃臺都被擠得滿滿的,營業員齊上陣也有些照顧不過來。

  市民李女士說,她3月末剛花4000多元買了一條項鏈,現在黃金的價格又降了,她打算再買一個吊墜,一到商場就傻眼了,整個櫃臺都被“佔”了,自己只能是站在人群後蹺著腳兒看。

  “我剛看中一個,正打算看看有沒有更中意的,就有一個顧客直接讓營業員開票,搶先買走了。”李女士向記者抱怨道,聽營業員說有人一次買了十多件飾品,讓她抓緊時間選,免得再被別人買走,可她看哪款都覺得沒有第一個好,只能怪自己出手慢,猶豫了。

  “從4月10日開始,黃金的銷售量就開始不斷增長。”某大型商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4月13日至22日,10天的時間,黃金的成交額達到1600萬元,黃金飾品所佔比重較多,也有工藝類的金條。與平時黃金的銷售額相比,增長了3倍。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上周五左右,一位市民購買了某品牌的500克品牌金條,花了近16萬元,為最近一段時間商場單筆最大的成交額。

  隨後,記者從多家商場了解到,黃金的銷量較平時大幅度的增長,部分品種出現斷貨的情況,為滿足市民的需求正在補貨。

  金價劃算但不要貪多

  “雖然現在的價格與最低點時相比,每克又漲回30元左右,但從總體來看,價格並不高。”黑龍江銀豐錢幣的馬曉慧說,個人建議可短期觀望幾天,如想要投資或長期保存,可以適時出手,若黃金價格再次回調,幅度預計不會太大。

  “以現在的價格購買金條,還是很劃算的,各品牌金店的首飾、工藝類金條價格有幾十元不等的下降,投資類金條的價格也降了。”光大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黃金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很多市民對黃金投資非常認可並大量購買。黃金的價格並非只漲不跌,從近期黃金大盤的走勢來看,黃金價格仍有下降空間,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地抄底,投資可以,但要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力,不要投入大筆資金購買,要理性對待。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