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6245次列車紀實:省內最慢綠皮車 大山裡的『鐵路公交』
2013-04-24 11:36: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在我國版圖的最北方,運行著這樣一趟綠皮小客車:它從齊齊哈爾出發一路向北,跨過嫩江平原,穿行興安林海,經過“神州北極”漠河,最終抵達我國鐵路網北方最末端的客運站——古蓮。這趟列車單程走行923千米,運行22小時26分,列車沿途經停83次,平均每13.5分鍾迎接一次旅客乘降,它就是齊齊哈爾客運段的齊齊哈爾至古蓮6245/6250次列車。它是當地人口中的“齊古慢”,它也是當地林區人民心中的“鐵路公交”,每天它都准時地到達站臺,迎來送往那些在山裡等候著的百姓們……

  東北網嫩江4月24日訊 省內最慢的綠皮車 大山裡的“鐵路公交

  記者 王蕊

  上午10點30分,齊齊哈爾站的站臺上分列著從齊齊哈爾前往丹東、加格達奇、古蓮的幾趟列車。無疑地,開往丹東的列車是這幾輛車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顏色鮮亮、車體較新,而在這個時間段裡,更多的乘客們登上的卻是6245次這趟從齊齊哈爾站開往古蓮站的舊綠皮車。不到20分鍾的時間,只有3節的硬座車廂就被塞的滿滿的。

這個站站都停的火車,正是山裡人的“鐵路公交”。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看准了時間,許彥偉拿著票不急不慢地上了車,在硬座車廂找到位置坐下了。他是這趟車的“常客”了,每次回老家——孟克山林場都要坐這趟車。3分鍾以後,10點51分,6245次列車緩緩的駛離了齊齊哈爾站。

  “對這趟車太熟悉了,從我記事以來,就一直坐這個車。”許彥偉告訴記者,他跟家裡人都是林場職工,而那裡由於人煙稀少,並沒有設火車站,只是一個乘降所,那裡只通這一趟火車。

幾戶人家的乘降所沒有其他列車經過,這趟車是他們唯一的出行方式。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列車長呂冬玲解釋說,6245次列車沿途有停車站就有67個,除此之外還有16個乘降所,這是鐵路為方便旅客上下車所設置的乘降點,一般都很小,每天上下車旅客也就十幾人或幾十人。因此,乘降所沒有客貨運業務,也不賣車票,旅客上車後再補票。

  “毛家鋪、小黑山、前達拉濱、凌雲……這些都是這趟列車要途徑的乘降所,也是在列車時刻表上查不到的名字。對於住在那裡的人們來說,這趟車是唯一經過並停車的火車,這也成了他們與外界溝通的唯一交通工具。”

  呂冬玲說,這趟車經過最多的路段就是山區。而過去,山區人民的絕大多數生活物資都靠外運,而山高林密,道路難行,運輸困難,尤其到了冬天一場大雪,就看不著路面情況了,非常危險。列車開行以後,自然就成了林區百姓的“生活補給線”。

列車窗外,一片白雪間偶爾閃過幾戶人家。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那個時候,小到一針一線,大到蔬菜米面,全靠這趟列車源源不斷地運進來。那幾年,誰家急需求醫問藥,只要打個招呼,乘務員就會在齊齊哈爾折返站待乘時,義務幫助尋醫找藥,不圖任何回報。”


  呂冬玲告訴記者,直到現在,這裡的百姓都很依賴這趟車,她還記得2009年我國南方下大風雪,全組中有2個車體去支南,剩下的4個車只能走4天、休1天,幾天沒能出門可嚇壞了當地的老百姓。

  她們見著我就說,‘這車可千萬別停啊,取消的話,我們以後可咋辦啊!”

  “現在,有病有災的想打車去買個藥、看看病都不方便,都得坐這趟車去嫩江,有時候十來天就得坐一次,離不開了。”聽到呂冬玲的話,坐在一旁安靜的老人趙景華打開了話匣子。

  老人今年66歲,她是海倫人,後來嫁給丈夫之後纔跟到了哈達陽。老人剛嫁過來的時候非常不適應,因為哈達陽鎮人口少,物資不豐富,除了油鹽醬醋茶和果蔬,其他東西都買不到,老人感覺就像跟外邊隔絕了一樣。

只有3節的硬座車廂卻擠滿了人。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好在有這麼趟車能出門,年輕的時候想買個時髦的衣服、頭飾,都是坐著這個車去嫩江買。”

  不僅趙景華如此,老人說,鎮上的其他人也是這樣,種地的人到了春季就得坐這個車去買種子、化肥,嘴饞的人想買點好吃的,誰家的小姑娘也想趕個時髦,誰家哪塊不牢固需要木條釘一釘,都坐這個車。

  “我中午11點的火車去嫩江,20分鍾就到嫩江,一下午買完了,晚上5點半就能返回家,還能吃上飯。可方便了。”今天,老人剛從嫩江購物回來,兜子裡滿滿的“收獲”,不僅有藥,還有平日裡要吃到的乾豆腐和瓜子,也都是從嫩江買的。

  “就跟坐公交車似的,好像一天之內從城市的這頭辦了事,再坐車回家一樣。”老人說,這個“鐵路公交”不僅比客車要快捷方便,票價更像是公交車票價,來回纔2元,更有經濟賬可以算。

拎著滿兜的“好吃的”,老人趙景華樂呵呵地下車了。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如果坐客車,車費就要10元,而這個客車只停在嫩江北沿,若是買東西,就要花2元錢到對岸,從岸邊到市裡還有打車花9元錢,一共就要21元。而從我家只要步行六七分鍾就能走到火車站,火車票纔1元錢,比坐客車省了20元呢。”

  她笑著說,大家對這車又愛又恨,恨它,是因為它很慢,十幾分鍾就停一次,全程要停83次;愛它,也是因為它慢,大家伙兒到臨站去買個東西、辦個事都方便,因此,大家都叫它“齊古慢”,當地沒有誰不知道的。

  17點48分,老人拿著滿滿一兜的好吃的下車了,在站臺上,她跟村裡的張大姐碰上了,看到張大姐手裡拿著買給孫子的漂亮衣服,老人跟張大姐相約明後天要再坐車去逛逛衣服,給自己的大孫子也買一件。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