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非公經濟穩居我省半壁江山 質量效益穩步提昇
2013-04-25 08:34: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譚迎春 趙慧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5日訊 記者從24日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2年非公經濟在全省經濟中比重持續提昇,經濟總量穩居全省國民經濟半壁江山,並在擴大就業、保持社會穩定、繁榮市場流通、促進經濟轉型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和具有強勁活力與成長性的經濟增長領域。

  經濟總量持續增加,整體實力不斷增強。2012年,非公經濟實現總量7026億元,同比增長14.1%,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1.3%,在去年佔據半壁江山的基礎上提高了1.2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拉動全省經濟增長6.5個百分點。2012年全省非公經濟單位戶數達207.7萬戶,同比增長0.2%;從業人員745.6萬人,同比增長3.7%。私營企業注冊資本金達到5292.3億元,同比增長71.8%,個體經營戶注冊資金514億元,同比增長14.5%。非公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投資結構的優化,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2012年,非公有固定資產投資5410.0億元,同比增長67.5%,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7.7%。全省共完成民間投資5561.2億元,同比增長50.5%,高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4個百分點,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9.3%。

  非公經濟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適應性增強。2012年非公經濟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781.2億元、3208.3億元、303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15.0%、13.3%;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1.1:45.7:43.2,與全省產業結構比較,第一產業比全省低4.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全省低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全省高5.8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呈“二、三、一”格局,基本與全省經濟發展趨勢吻合,為全省第三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和拉動。

  非公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昇,對全省貢獻度提高。2012年非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638.9億元,同比增長18.1%,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34.4%;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130.6億元,同比增長21.3%,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41.7%;實現利稅總額為495.3億元,同比增長25.6%,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19.8%,其中非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00.9億元,同比增長26.3%,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25.1%;非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稅金3194.4億元,同比增長24.5%,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15.0%。非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呈現出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增長勢頭。

  各地市非公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比重和增速均有新起色。2012年全省13個市(地)非公經濟總量不斷擴大,速度快速提昇。在13個市(地)中,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有6個市(地)超過全省51.3%的水平,有7個市(地)超過全省14.1%的增長速度。

  非公經濟對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抑制全省進出口下滑發揮了支橕作用。2012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進出口總額207.5億美元,佔全部進出口總額的54.9%,對全省進出口形成了重要的支橕作用。其中私營企業進出口實現196.6億美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2.0%,個體企業進出口實現5069萬美元,外資企業實現進出口額10.5億美元,兩項合計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在外部需求不斷減弱、貿易壁壘和摩擦不斷的情況下,我省非公有制經濟以其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大對俄經貿合作和互市貿易,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發揮了輕騎兵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亮